(資料圖)
這個暑假,北京建筑大學測繪與城市空間信息學院22名師生參與了北京先農壇石刻文物的數字化保護工作。近日,他們完成了部分石刻文物的三維信息采集,開展了石質文物病害分析,為后續科學保護提供依據。
先農壇是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北京中軸線重要組成部分。實踐項目負責人、北建大測繪學院教授侯妙樂介紹,這是師生們連續第4年對北京中軸線上的文化遺產開展數字復原實踐。在市考古研究院遺產預防保護部主任張濤、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館老師孟楠的帶領下,師生們運用掃描儀、數碼相機等數字化設備精準記錄文物信息,獲取了高精度點云數據與高清影像資料,將部分場景以及壇臺、欞星門、石龕等重點石構件的細節特征記錄在冊,為先農壇數字空間構建做準備。
學生們分別開展了圖譜形制、歷史變遷、病害、復原、石構件拼接等工作。師生們還用三維激光掃描儀,對石刻文物的整體結構和病害部位進行數字化采集,對采集數據進行自動化病害識別、分類與變化趨勢分析,從而掌握病害的分布特征和發展規律。研二學生孫英魁說,希望通過這些工作為后期文物保護奠定基礎,延長文物的壽命。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信息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