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桿菌感染竟是家庭生活惹的禍?
幽門螺桿菌之所以有如此高的感染率,與它主要通過口-口的傳播方式有關。寄居在胃黏膜上皮中的幽門螺桿菌會隨著上皮細胞的更新而脫落,脫落后仍可在胃液中存活,并通過胃食管反流進入口腔,滯留在牙菌斑中,通過唾液傳播感染。一旦幽門螺桿菌定植到口腔,就有了在家庭內傳播的機會。特別是在家庭生活中,“共餐制”的用餐習慣、和病人共用生活物品等因素都會給予幽門螺桿菌可乘之機,造成交叉感染。
不僅如此,各種權威數據更加有力地證明了“幽門螺桿菌感染具備家庭聚集性風險”的觀點。國內一項針對150對夫妻的幽門螺桿菌感染情況調查顯示,一方為幽門螺桿菌感染者,其配偶感染的比例為78.94%;而一方為幽門螺桿菌陰性者,其配偶陽性率僅為20%。除了夫妻間,父母和孩子間的感染率也密切相關。兒童主要通過父母感染,家中有孩子幽門螺桿菌呈陽性的,父母雙親感染率為63.6%;而幽門螺桿菌呈陰性的兒童家庭,父母感染率僅為22.2%。顯著的差異證明幽門螺桿菌感染存在家庭聚集性,密切接觸會增加傳播機會。
以家庭為單位根除幽門螺桿菌 降低再感染率事半功倍
如果只給單一家庭成員根除幽門螺桿菌,其他家庭成員又會傳染給他,而且傳染可發生在治療前、治療中、治療后一定時期內。家庭成員之間不斷發生再感染,導致幽門螺桿菌很難被徹底根除,這也是部分患者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國內一項研究比較患者單個與家庭成員共同根除幽門螺桿菌后的24個月的累積復發率,分別為19.7%、7.4%,證明以家庭為單位根除幽門螺桿菌可明顯降低復發率。因此,當一個人確定感染時,家庭內其他成員需要共同篩查根除幽門螺桿菌。
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家庭成員之間避免混用生活物品;注意口腔衛生,飯后漱口,把牙具放在通風的地方;定期進行胃部檢查,這樣才能徹底消除幽門螺桿菌的復發。
目前,臨床上針對幽門螺桿菌的治療以鉍劑+PPI+兩種抗生素組成的四聯療法為主,據《摩羅丹配合雷貝拉唑三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慢性胃炎療效觀察》報告顯示,用中藥摩羅丹替代常用鉍劑,聯合雷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療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的根除率優于鉍劑標準四聯,且同時緩解胃部不適癥狀、減少治療中的不良反應。摩羅丹中含有的當歸、三七、茯苓、白術都是抗菌良藥,能抑制幽門螺桿菌生長,改善病菌造成的噯氣、腹脹、胃痛、反酸、燒心等癥狀,同時可以調節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增強胃黏膜修復,加快胃腸道痊愈。
警惕幽門螺桿菌在家庭內傳播,摩羅丹助力抗菌健脾,為全家人的胃健康保駕護航。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