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慶義,出生于1947年,21世紀杰出的畫家、書法家、收藏家當代文人畫傳承者!2021年建黨100周年被中美協中書協授予“人民藝術家”稱號,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畫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書畫研究院理事、世界藝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南海國禮藝術家、中國國家詩書畫院副主席、一帶一路文化交流大師、國家一級美術師,當代功勛藝術家榮譽稱號。孔慶義先生作品被《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五周年主題中國郵冊》收錄,出版素有“國家名片”之譽的郵票、郵品、郵冊等。數幅作品被《百年中國畫集》、《中國現代美術全集》、《中國現代花鳥畫全集》、《中國當代美術》、《中國現代美術家名鑒》(中日合編)、《中國當代書畫家百人》、《中國當代國畫家辭典》等國家級權威書籍收錄。2016年被中國書畫交易潤格評估中心認定其書法作品潤格100000元/平尺,國畫作品潤格為150000元/平尺。2018年作品《聽琴圖》參展于墨綠巴黎榮耀法國藝術殿堂;同時作品也被收藏于中國商務部、中國慈善總會、中國國畫院、河南省美術館等公益和專業機構。
2012年在法國波爾多國立美術學院舉辦展覽
2013年在意大利馬切拉塔美術學院舉辦展覽
2015年在德國不來梅藝術學院舉辦展覽
孔慶義先生生性淡泊,平時深居簡出,鮮少出現在公眾場合,潛心研究藝術、作畫,閑來與三兩位弟子一聚,常人難及其境界之一隅。他為人仁厚,永懷一顆赤子之心,系統且全面掌握了國畫傳統之精髓,畫境幽靜而高遠、簡潔而抒情.
孔家遵循祖訓,堅持詩書傳家,孔慶義自幼接受傳統儒家文化教育,嚴格臨帖學書,遍學名家,14歲就已畫名聞鄉千里。大學畢業后,先后拜訪李可染、李苦禪、劉炳森、田世光、白雪石、吳冠中等書畫名家求教,堅持研習精進書畫藝術,對歷代名家尤其北宋蘇軾、范寬、李公麟、石濤,元朝黃公望、吳鎮、趙孟頫、清朝沈周、董其昌、郎世寧等作品反復臨摹鉆研,更是成為田世光傳人,書法則得劉炳森先生指點,后被木器廠聘請從事烙畫創作工作,在此期間,老師的繪畫技法得到進一步的提升,是集詩書畫印于一身之文人畫家,擅詩畫,能詩文,詩畫合璧。代表了當下書畫界內的最高典范,鑄就了國畫藝術的又一個高峰。
文人畫,亦稱“士夫畫”。北宋蘇軾提出“士夫畫”,元代趙孟頫稱其“文人之畫”,以唐代王維為其創始者,為南宗之祖。通常“文人畫”多取材于山水、花鳥、梅蘭竹菊和木石等,借以發抒“性靈”或個人抱負。陳衡恪解釋文人畫時講“不在畫里考究藝術上功夫,在傳統繪畫里它特有的“雅”與工匠畫和院體畫有所區別,獨樹一幟。
有陶潛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有蘇軾作直竹曰“竹生時何嘗逐節生”;有吳鎮自號梅花道人,言梅妻鶴子而終老;有鄭思肖因亡國失土作露根蘭……雖然都是受儒家思想的左右和道釋思想的慰藉,但是也不乏文質彬彬的浪漫。
美術評論界曾經對孔慶義的評價是:“詩書畫為一體的新文人畫家。”孔慶義也坦言 “宮廷畫富麗堂皇,就是給人看的,我的畫,我希望別人看了之后要想一想,要回味,這是我的追求。”
孔慶義先生作品筆致簡潔,有靜穆之趣,得疏曠之韻,意蘊深厚,充分展現了獨特的新文人畫風格。擅書法,能詩文,詩畫合璧。畫中帶有文人情趣,畫外流露著文人思想,筆墨特點以放任恣縱見長,蒼勁圓秀,清逸橫生,不論大幅或小品,都有渾樸酣暢又明朗秀健的風神。章法結構不落俗套,簡易中透著智慧人生。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