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社部的統計數據,目前我國靈活就業人員已達兩億人。2020年,僅共享經濟服務提供者就達到了約8400萬人。隨著零工經濟和新就業形態的快速發展,靈活就業大軍如今已然成長為一個龐大的群體。
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數量大幅增長,與之相伴的保障問題也不容小覷。由于靈活就業人群對繳納社保的意愿不一,比如部分人群選擇做兼職主播、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的初衷或許是在短期內賺點錢,而繳納社保則會一定程度影響其收入水平。但如果靈活就業人員缺乏完善的保障措施,在工作中發生意外傷害后,往往會面臨身心健康、職業生涯、家庭生活等方面的問題,同時也會給用工企業造成巨大損失。
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企業與靈活就業人員意識到,只有提升靈活就業人員的相關保障措施,企業才能健康發展,反之亦然。所以一個更符合實際需求的保障方案,是靈活就業人群與企業雙方迫切需要的。
靈活就業人員為高質量發展和穩就業、保就業做出了重要貢獻,完善他們的保障體系,也是企業加速健康發展的“穩定器”。但究竟勞動者與用工單位之間如何達到效率與權益的平衡,仍需各方不斷探索、完善。
日前,人社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8部門聯合印發《關于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針對所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享受勞動保障等公共服務方面的痛點、難點問題,提出了多項解決措施。業內人士分析,該制度的提出,既補充了新業態下勞動保障領域的制度空白,也更好地適應了時代發展,為靈活就業人員提供了更切實的保障。
靈鵲云作為靈活用工行業的創新領導品牌,基于對目前市場用工風險的全面評估,結合多年靈活用工行業服務經驗,順應政策引導與企業需求,推出了“靈活用工保障服務”。據了解,該服務可針對企業的特定需求,可提供個性化的靈活用工保障服務,例如:傷殘保障金,意外醫療保險金,住院津貼費用等保障,理賠金額最高可達100萬元人民幣,從而最大限度的規避企業風險。
據記者了解,目前上海某知名MCN機構和某物流公司通過靈鵲云平臺的“靈活用工保障服務”已為旗下數百名KOL及搬運工等靈活就業人員辦理了團體意外保障保險。業內人士分析表示,該服務直切市場痛點,將有力彌補靈活用工群體保障方面存在的短板。
在扶持政策和市場環境的雙重紅利下,靈活用工產業已然成為資本的新風口。據統計,2020年國內靈活用工市場規模約7258.2億元。隨著企業雇主靈活用工需求的涌現和勞動者對靈活用工方式接受度的提高,靈活用工市場規模得以飛速發展。未來5-10年市場規模增速有望維持在23%以上。
目前我國靈活用工行業已具有一定規模,但整體來說仍處于快速成長階段,靈活用工行業依然存在著諸如:靈工保障服務不完善、數字程度低、行業效率低下、平臺能力參差不齊等痛點。因此,選擇一個安全可靠的靈活用工平臺對用工企業來說就顯得尤為重要。
據了解,靈鵲云平臺是高速成長的一站式靈活用工企業SaaS服務平臺,由杭州熵減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于2020年11月正式上線,依托領先的支付科技,智能報稅,大數據及產融結合工具服務能力,提升企業用工綜合效率。
順應發展,直擊痛點,靈鵲云平臺能夠在行業中取得領先地位,離不開其對市場的精準把控。例如作為靈活用工服務過程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結算環節的專業、便捷程度也是衡量靈活用工產品好壞的標準之一。為簡化企業靈活用工繁瑣的操作流程,有效提升靈活就業人員資金結算等方面的效率,靈鵲云依托其領先的技術優勢,推出的自動化結算系統,可實現自動化的下發、對賬、統計,杜絕數據錯誤風險;企業隨充隨付,7 x 24全服務,秒級到賬;同時支持向國內所有銀聯標識銀行卡付款,支持付款到支付寶、微信、易寶錢包等多種賬戶。
為滿足不同行業用戶高效靈活用工需求,靈鵲云還特別推出了科技、物流、營銷、教育與設計等多個傳統企業的靈活用工解決方案,依托平臺的全方位風控體系,助力企業靈活用工安全合規發展。
截至到目前,靈鵲云憑借其多年靈活用工領域服務經驗及高效便捷的平臺優勢,已服務5000多家全國中大型企業實現靈活用工高效運轉,覆蓋100萬自由職業者。但作為行業領先的服務平臺,靈鵲云今后還應承擔起更多責任,依托數字化能力推動靈活用工平臺技術革新,通過不斷的流程及技術優化讓靈活用工平臺更加高效便捷,持續提升用工企業整體組織效率,引領行業向更加規范、更加健康的趨勢發展。
在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當今社會,靈活用工具有優化資源配置、改善生產模式、提高生產效率的作用,是企業能夠發揮最佳經濟效能的用工方式之一。靈活用工區別于傳統標準用工模式,是企業根據用人不同階段的峰谷靈活按需雇傭人才、與人才不建立正式全職勞動關系的用工模式。靈鵲云創始人王利民表示,“目前整個行業進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階段,作為一家高速成長期的靈活用工科技服務商,機遇來臨的同時,挑戰也一樣共存。‘守正出新,久久為功’,未來靈鵲云將繼續秉持初心,以推動行業不斷邁上新臺階。”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