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每一個孩子都上的起學,受到公平的教育機會,是他們改變命運,走出貧困的最好方式,是一個地區實現穩定和諧的最好方式,扶貧在扶智,而教育不僅投入大,周期長,需要社會各界齊心齊力才能辦好。近年來,國家大力扶持基礎教育的發展,從根上去解決貧困的根本性問題,那無疑就是教育。
2020年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為53014億元,比上年增長5.65%。其中,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為42891億元,比上年增長7.10%。2020年全國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階段教育、高等教育經費總投入分別為4203億元、24295億元、8428億元、13999億元,比上年分別增長2.39%、6.55%、9.14%、3.99%。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GDP比例連續六年保持在4%以上。
而辦好教育除了國家的投入,社會力量也是重要的輔助劑,由于教育是一種長期投資,它與經濟建設等性質的投資相比,具有間接性和遲效性,社會投資積極性并不高。而實現”共同富裕“讓先富起來的人幫助大部分人實現富裕目標,就應該“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育需要改革開放以來,在國家發展中先富起來的企業家們,肩負更多的責任,因為這是國家強盛的根基。
中國教育投資南北也有很大的偏差,南北教育水平的差異根本來說應該是經濟水平的差異,畢竟經濟基礎決定教育投入,而要實現共同富裕,這更需要企業家的關注,就拿內蒙古來說,作為祖國正北方,雖然這些年來國家教育投入很大,但是社會性投入,特別是企業家公益性的參與,積極性不高,至今為止,只有君正集團杜江濤捐贈給母校的3.5億,是內蒙古學校獲得捐贈最大款項,這與南方和一些著名學府獲得的捐贈還是有些差距的,因此實現共同富裕,一定要給最需要幫助的地區更多的資源配置,為國家的共同富裕大目標,企業家應該摒棄作秀和眼前利益的慈善,多多關注中國最需要關注的基礎教育,雖然漫長,但是值得期許。
教育是提高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環節,也是增強國家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舉措。中國還有很多貧困地區的基礎教育不完善,但是教育事關國家個人安慰,很多企業家也是通過教育走出寒門,成為貴子,先富帶后富,一定要扶智。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