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字經濟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性力量,社會各界對數據流通、數據安全的關注度也愈發高漲。中國人民銀行印發的《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年)》明確強調,要全面加強數據能力建設,在保障安全和隱私前提下推動數據有序共享與綜合應用,充分激活數據要素潛能,有力提升金融服務質效。
近日,由北京金融科技產業聯盟編制的《隱私計算技術金融應用研究報告》正式發布,該報告就隱私計算的關鍵技術、相關政策和法律法規、應用場景與案例實踐、面臨的風險與挑戰展開了深入研究,為隱私計算在金融行業的應用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和指導。
什么是隱私保護計算技術?隱私保護計算,簡稱隱私計算,是一套包含人工智能、密碼學、數據科學等眾多領域交叉融合的跨學科技術體系。它能夠在不泄露原始數據的前提下,對數據進行加工、分析處理、分析驗證,并提供數據計算過程和數據計算結果的隱私安全保護能力。隱私保護計算主要涵蓋安全多方計算、聯邦學習、同態加密、差分隱私和機密計算等技術。
立足“數字中國”遠景目標以及數字化轉型發展新格局,隱私計算無疑是數字化時代必不可少的安全底座,隱私保護計算技術的運用有助于實現跨機構、跨地域、跨行業的數據資源有序共享,做到數據可用不可見、數據不動價值動。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曾在《數據價值釋放與隱私保護計算應用研究報告(2021年)》中指出,數據作為數字化轉型的核心驅動力,其流通共享對于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加快數字社會建設步伐、提高數字政府建設水平與營造良好數字生態具有重要意義。依托數字經濟中的海量數據規模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隱私保護計算技術有助于打破“數據壁壘”,推動數據賦能全產業鏈協同轉型,促進國民經濟良性循環,營造良好數字生態。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被提升至國家戰略高度,與之配套的立法工作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在內的重磅法律法規相繼發布,至此,中國信息及數據安全領域的法律框架初步形成。
對此,恒昌數智科技研究室負責人表示,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等技術的進步,以及日趨完善的數據安全合規監管框架,不僅大大拓展了數據安全流通空間,也讓數字經濟發展進入新局面。隱私計算作為數據安全與數據流通領域的關鍵技術,不僅可以滿足企業海量數據處理及分析的需求,還可以在數據和隱私安全的前提下,大幅降低數據流通的技術門檻和使用成本,實現數據高效、安全流通。
數字化轉型浪潮下,如何打造數據可信共享合作的基礎設施,保護數據隱私,實現數據流動,充分釋放數據價值已經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重中之重。據國際調研機構Gartner預測,到2025年,將有一半的大型企業機構使用隱私計算在不受信任的環境和多方數據分析中處理數據。
作為數字化轉型企業之一,恒昌深知數據安全的重要性,在為客戶提供業務的同時,也非常關注對數據安全的保護。據悉,經過多年的科技創新及實踐積累,恒昌已從不同維度建立了完善的數據安全防護體系。技術層面,恒昌嚴格采用符合業界標準的安全防護措施,以及匿名化、密碼學、權限控制、加密存儲、數據脫敏等業內通行的安全技術來防止客戶個人信息泄露、損壞或丟失。此外,恒昌存儲客戶個人數據的系統已獲得信息安全等級保護三級備案證明,并通過了ISO/IEC 27001(信息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從安全管理、策略、過程、網絡體系結構等諸多方面保障交易安全及個人信息安全。恒昌信息安全中心還曾在2021年入選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卓信大數據計劃” 第三批成員單位。
制度層面,恒昌通過建立數據分類分級、數據安全策略、安全開發規范、制定和實施相應的管理制度等方式來保護客戶個人信息,保障信息安全。值得一提的是,恒昌不僅開設信息安全部,成立數據安全專項小組,而且不定期舉辦安全和隱私保護培訓課程,將信息安全建設提升到新高度。
安全事件管控方面,恒昌組建了專門的應急響應團隊。一旦發生安全事件,會立即啟動安全預案,實施處置并報送信息,最大程度進行止損、分析、定位、補救,聯合相關部門進行溯源和打擊。
據Gartner預測,到2024年,全球每年由隱私驅動的數據保護和合規技術支出將超過150億美元。可以預見,隨著數據安全的聲量逐漸加大,隱私計算技術將釋放更多的潛在數據應用場景與價值,并成為企業發力數字經濟、平衡隱私保護與價值挖掘的關鍵引擎。在此背景下,恒昌也將緊跟科技發展的步伐,加大前沿技術儲備與運用,實現數據合規使用、安全流通。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