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美國經濟爆發危機——債務、供應鏈及通貨膨脹等各種問題層出不窮。美國前任總統特朗普所發動的對華貿易戰對中美兩國乃至世界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但我們應當明白,中美關系從來都是多面的、復雜的,并不只是一種競爭關系。
一個新的世界格局正在醞釀之中。老話說得好,打鐵還需自身硬。中美戰略博弈最常用來較量的還是經濟領域,發展良好的國民經濟是我們制定戰略目標時最堅實的基礎。
全面脫貧、中等收入群體擴大、基本醫療保險覆蓋13.5億人...無論哪方面的努力都是在為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個前進的目標是不變的。
除了脫貧這種長期大工程,我們國家也會順應時下需求推出一些及時的政策改善民生。就在2月18日,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印發了《關于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鼓勵符合條件的零售企業發行公司信用類債券,拓寬零售企業多元化融資渠道。零售業是最接近人們日常家庭生活的業態之一。
一個優秀的零售業企業會將改善用戶們的生活需求放在自己的企業戰略考量里,它們深刻地理解自己的責任。就拿國美來說,2017年其以用戶品質消費升級需求為導向,向“家·生活”整體方案提供商戰略升級。簡單來說,作為零售服務商,就是把質量過硬的好產品用更高的效率、配套更周到的服務,以綜合更優的性價比傳遞給用戶。真值的產品與服務永遠是用戶需求中不變的內容。
如果想要洞察先機制定周全的戰略,與其抓住變量,不如抓住那些不變的東西,這些不變的東西正是給戰略制定者提供一個穿越時間的錨。國美走過35年,作為伴隨改革開放大潮生長起來的民營企業樣本,已經用時間證明了生命力。這個生命力的關鍵基因,一是尊重市場經濟的效率法則,通過模式、服務、科技的持續創新降本提效;二是緊貼用戶的心聲,待客如友,持續以品質、低價、好服務的真值消費和快樂體驗,助力用戶在追求美好生活道路上的安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提升,這是國美的底色,更是他行穩致遠的底盤。中國市場上大小企業如果都是這么敬畏市場、敬重用戶,將經營能力和用戶價值放在自己在經營戰略考量中,那將是大家的幸運。
中國的市場非常大,如果所有的中國民營企業家和創業者都擁有遠超自己企業經營范圍的大格局,企業主要能意識到自己企業的商業性,更要能意識到企業的社會性,在兩個角色上兼顧,并為用戶提供好的服務和產品,以此換來企業的健康成長。那么中國的經濟發展將會更為樂觀。
國家的發展與國際關系的演進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但前行的大趨勢也從未改變。中美兩國都需要安全穩定的經濟增長作為基本需求。中美關系現在面臨著新時代的新問題,如何處理好雙邊關系、處理好當代的戰略需求、盡最大努力實現多邊互利共贏是我們這一代人要面臨的嚴峻考驗。不過中美關系戰略也只是中華民族復興路上的其中一站,我們的發展戰略并不是針對某一個具體的他國,而是我們自己與自己的戰略較量,也只有更大格局的戰略指導才能讓我們的復興路走得更穩、更遠。(來源:搜狐)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