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交通運輸部、財政部、自然資源部聯合印發《新一輪農村公路提升行動方案》(簡稱《行動方案》),部署實施新一輪農村公路提升行動相關工作,持續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8月11日,記者從長沙市交通運輸局獲悉,近年來,長沙市推動建立“四好農村路”建設、管理、養護、運營長效機制,結合全市鄉村振興美麗宜居村莊建設,已實現縣縣有一條“縣級樣板路”,2025年將實現鄉鄉有一條“美麗農村路”。
《行動方案》提出,各地要加快組織實施路網質量提升行動、安全提升行動、運輸提升行動、治理能力提升行動、出行服務提升行動、和美鄉村提升行動、助力產業提升行動、就業增收提升行動等八大農村公路提升行動。
《行動方案》明確,到2027年全國完成新改建農村公路30萬公里,實施修復性養護工程30萬公里,實施安全生命防護工程15萬公里,改造危舊橋梁9000座,建制村通公交率達55%以上;到2035年建成“規模結構合理、設施品質優良、治理規范有效、運輸服務優質”的農村公路交通運輸體系。
在瀏陽市東南片區的文家市、小河、大圍山等鄉鎮,秋收起義紀念園、蒼坊旅游區、千年羅漢松園、李白烈士故居、道官沖非遺生態村、大圍山森林公園等諸多景點猶如珍珠,而通達的農村公路則是串珠成鏈的絲帶,不僅吸引了諸多游客前往游玩打卡,也帶動了農家樂、露營、民宿等當地經濟的發展。
修路興業富民,這樣的例子在長沙還有不少。記者從長沙市交通運輸局了解到,近十年,長沙共完成農村公路提質改造約15000公里,完成資源路、旅游路、產業路建設超1000公里,不斷促進“農村公路+旅游”“農村公路+產業”等深度融合,實現所有鄉鎮通三級路、建制村通硬化路和客班車、具備條件的自然村通硬化路。
截至目前,全市已成功創建長沙縣、望城區、瀏陽市、寧鄉市4個“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市本級也成功獲評全國“四好農村路”建設市域突出單位稱號。全市城鄉公交線路超過200條,城鄉道路客運車輛公交化率超過85%,城鄉公交新能源汽車占比達到90%。“十四五”期間,長沙共建設完成瀏陽葛家鎮運輸服務站、寧鄉市流沙河客運首末站等25個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項目,全市縣、鄉、村三級電商物流配送服務網絡已基本形成。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信息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