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賀文兵
8月10日清晨六點,長沙縣安沙鎮的紫慧葡萄園里已響起簌簌聲。諶紫慧正麻利地剪下一串串巨峰葡萄,丈夫周雷則在一旁分裝打包,汗水浸透T恤。這個盛夏,60多畝葡萄園迎來豐收季,每天前來采摘的回頭客絡繹不絕,夫妻倆臉上的笑容比葡萄更甜。誰能想到,10年前,這對90后夫妻放棄高薪工作,在這片土地上曾因一場洪水損失50多萬元,差點一蹶不振。
鐵了心要圓“田園夢”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放著好好的班不上,去當農民?”
故事的起點,是大學宿舍里的一次偶然連線。1994年出生的長沙妹子諶紫慧在社交平臺上,認識了1992年出生的湘陰小伙周雷,相似的成長背景讓兩個年輕人越聊越投機。畢業后,諶紫慧進入金融服務行業,周雷則成為一名IT技術員,在長沙這座城市里,兩人從網友變成戀人,再步入婚姻殿堂,拿著令人羨慕的高薪,過著安穩的都市生活。
“我倆每次路過郊區的果園,總覺得那才是想要的生活。”家住雨花區的諶紫慧說,2014年一次周末采摘,看著掛滿枝頭的果實和農戶臉上的淳樸笑容,她和丈夫同時動了辭職創業的念頭。這個決定在當時掀起不小的波瀾,雙方父母起初堅決反對,“放著好好的班不上,去當農民?”朋友也覺得他們“腦子發熱”。
但這對年輕人鐵了心要圓“田園夢”。2015年,在諶紫慧父母的支持下,他們在安沙鎮流轉了130多畝土地,東拼西湊加上積蓄,投入近百萬元種起了葡萄、草莓和火龍果。“第一次拿起鋤頭時,手心都磨出了泡。”周雷笑著回憶,曾經敲代碼的手,學著修枝、疏果、施肥,每天累得倒頭就睡,卻覺得渾身是勁。
洪水沖垮果園
“我們認輸了,才真的一無所有”
創業的甜蜜沒持續多久,考驗就接踵而至。2017年7月,長沙遭遇特大暴雨,連續幾天的強降雨讓已進入采摘期的果園成了一片澤國。“眼睜睜看著洪水漫過果園,心如刀割?!敝R紫慧至今記得那個夜晚,只能看著自己的辛勞成果付諸東流。
洪水退去后,果園一片狼藉:淹死的果樹、沖毀的大棚,核算損失時,周雷拿著計算器的手止不住發抖——整整50多萬元。那是他們全部的家當,還欠著親戚朋友的借款?!耙?,我們回去上班吧?”周雷第一次向妻子提出放棄,聲音里滿是疲憊和沮喪。
諶紫慧紅著眼眶卻搖了搖頭:“我們認輸了,才真的一無所有?!钡诙?,她拉著丈夫挨家挨戶拜訪債主,說明情況并承諾還款計劃。債主們看著這對渾身是泥卻眼神堅定的年輕人,有人主動說“錢不急,你們先復產”。
那段日子,夫妻倆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天不亮就下地清理淤泥、搶救果樹,晚上研究復產到深夜。諶紫慧學會了看天氣預報調整大棚通風,周雷則成了“土專家”,摸索出適合本地土壤的有機肥配方。“最難的時候,兜里只剩幾百塊錢,買完農資連吃飯錢都要算著花?!敝R紫慧說是彼此的支撐讓他們沒垮掉,他累得坐在田埂上哭,我就給他打氣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只要人在,一切都會好轉。
汗水澆灌甜蜜事業
“累,但心里甜”
靠著一股子韌勁,果園在災后第二年就有了起色。他們吸取教訓,給果園挖了更深的排水溝,引進高品質果種,還注冊了“紫慧農莊”。為了打響名氣,諶紫慧帶著水果參加農產品展銷會,周雷則在外找客戶、跑銷售。
漸漸地,他們的10多個品種的葡萄因不打農藥不施化肥而口感好、甜度高積累了口碑,每到采摘季,老顧客帶著新顧客紛至沓來?!斑@對小夫妻實在,果子好,價格也公道?!奔易¢L沙市區的劉女士是??停磕晗奶於家獛Ъ胰藖碚獌苫@。
10年打拼,當初的130畝荒地變成了豐產園,不僅還清了所有借款,還添置了農機設備,帶動周邊80多名農民就業。諶紫慧曬黑了,手上添了老繭,卻比當年穿職業裝時更有神采;周雷話不多,談起果樹栽培卻頭頭是道。
“累嗎?”記者問諶紫慧?!袄?,但心里甜?!敝R紫慧望向滿園碩果說,創業的艱辛教會我們,幸福不是寫字樓里的空調房,是親手種下的種子結出的果。從都市白領到新農人,這對90后夫妻用10年時光證明:青春的價值,從來不止一種書寫方式。
在希望的田野上,諶紫慧和周雷用汗水澆灌夢想,讓“夫妻同心,其利斷金”的老話,結出了最甜的果。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信息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