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地park產業園里的網紅路牌。記者 陳兆帥攝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小紅書上的網紅路牌。網絡截圖
本報記者 劉達 陳兆帥 李浛芃
“我在蘇州很想你”“古城之巔1號景觀位”“我想在蘇州擁抱你”……最近,一系列主打“浪漫風”的網紅路牌在蘇城年輕人中掀起拍照打卡熱潮,社交平臺上關于網紅路牌的打卡筆記也超5萬篇。事實上,這些外形酷似城市道路路名牌的網紅路牌并不指路,為何如此吸引年輕人?近日,記者進行了一番調查。
形式多樣、路名文藝
蘇城多處設有網紅路牌
在位于石路的一家酒店頂樓,記者找到了在社交平臺上排名前三的一處網紅路牌打卡點。觀景臺上放置著方向指路牌,頂上的牌子寫有“古城之巔1號景觀位”字樣,指向不同方向的牌子分別寫著“虎丘塔”“東方之門”“拙政園”“平江路”等蘇州地標名稱,并標注了與此地的距離。另一側寫著“蘇州落日”的路牌被網友稱為觀看落日的最佳位置。“這里下午4點后對外開放,需要買票入場。觀景臺上視野開闊,既可以俯瞰古城,又可以看到遠處蘇州工業園區的高樓,以路牌做前景拍出的照片非常有文藝氣息。”90后的張一捷說,她是第二次來,特地約了攝影師來這里拍寫真。
在位于古城的美地park產業園內的一家咖啡店,記者看到店鋪門口立著的一塊“路牌”,藍底白字寫著“我在蘇州很想你”,下方配有咖啡店的英文名字,路牌兩側還標注“南北”方向。店員告訴記者,自從放置了路牌,來店門口拍照打卡的人多了,進店消費的人也變多,“當時設置路牌就是為了‘引流’,效果確實不錯。”
在小紅書App上,金雞湖、蘇州中國花卉植物園、荷塘月色濕地公園等地點的網紅路牌都有不少年輕人專程去拍照打卡,有些設置在產業園、公園內,有些設置在室內運動場館,但無一例外都是商家或者管理方為吸引人氣而為。
氛圍感、儀式感兼具
還能充分調動情緒和認同
商家為了引流而設置的網紅路牌,年輕人為何如此“買賬”?“當然是拍照好看了,藍底白字的路牌配色好看,搭配天空或者周邊的街景,文藝氣息十足,很合適發社交平臺。”22歲的林茜雯說,新媒體時代,年輕人在社交平臺對于視覺滿足產生了極大需求,去網紅地打卡的首要動機就是拍照。城市里的很多地方都是千篇一律,網紅路牌讓普通的城市景色有了“新看頭”。
來蘇州旅游的董山是一名傳播學博士生,他告訴記者,他到網紅路牌打卡拍照是為了氛圍感和儀式感,“網紅路牌重構了我對蘇州的想象,這讓我覺得蘇州不僅僅是傳統水鄉,也有很多潮流的氣息。”董山說,在寫有“蘇州”兩字的路牌下拍照,背后還有“秋褲樓”、金雞湖等蘇州地標,這是一種沉浸式的體驗。“其實這種路牌并不少見,放在特定場景的網紅路牌更有辨識度,也給拍照帶來了儀式感。”
在互聯網時代,網紅路牌的走紅根源于它的象征意義。“不論是‘想你的風還是吹到了蘇州’,還是‘我在蘇州很想你’,網紅路牌迅速吸引年輕人注意、廣泛傳播,就是因為它充分調動了人們的情緒、情感和認同。”董山說。
為城市注入新活力
社區營造可以兼顧經濟和社會效益
“通過空間改造、藝術創意、社區互動、生活體驗的有機融合,激發建筑活力、提升社區品質、完善城市功能,讓煙火氣與精致生活交織與碰撞,讓在地居民切實感受城市更新所創造出的溫度,并在共同參與的過程中擁有獲得感、成就感。這種漸進式、混搭式的‘社區營造’可以為古城生活注入新的活力。”東升里文化藝術長廊聯合發起人、蘇州中法文化藝術創新基地創始人朱福全這樣說。
在朱福全看來,在蘇城的多處網紅路牌,與其說是“路牌”,毋寧說是“a signal”,是年輕人主動參與諸如產業園之類的社區氛圍營造的一種“信號”與“表征”,也是他們在城市中表達自己新奇、獨特想法的方式。這種信號也證明了年輕人對自己的城市有了獨立的思考,“他們會想如何用新的辦法讓城市更酷,更受人歡迎。”朱福全說。
不過他也強調,妨礙公共秩序的網紅路牌需要相關部門及時干預和規范,但也可以此為契機探討古城更新中更多、更好的創意方案、網紅設計,在為產業園或商家引流、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能夠兼顧古城保護的社會責任,這也是城市管理的目標所在。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