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湖教育積極探索數智化變革,攜手高校和企業打造‘教學評一體化智能體’,構建智能化教育新生態。”2月20日—22日,為展示各區在基礎教育領域的創新成果,推動教育資源的共享與協同,廣東省深圳市舉辦了“科學教育·社會協同”資源對接交流活動,羅湖區教育局局長高延勇在羅湖教育專場發布活動上重點介紹了“教學評一體化智能體”,引起與會專家及教育工作者的關注。
據了解,羅湖“教學評一體化智能體”以羅湖智慧教育云平臺為數字底座,集成國內多個頭部大模型的優勢打造18個AI應用,如作文批改、學生評語等,真正實現“學生成長評價”和“教師發展評價”的雙輪驅動。
活動上,羅湖區精心布置了羅湖教育展廳,以“與孩子一起創造美好的世界”為主題,分為“新質、共生、融創、向未來”四個板塊,全方位展示了羅湖教育在育人方式變革、辦學生態探索、保障機制暢通、管理體制創新等方面的嘗試。
其中,“共生”板塊聚焦校外場館資源的深度開發與利用,羅湖區整合83個校外資源點,打造“金木水火土”五行線路,這些線路由師生共同設計,通過“每周半天計劃”開發351門校外課程,覆蓋近1.1萬名學生。“新質”板塊主要展示“一間教室的革命”和“首屆課博會”,羅湖區通過與高校合作打造新質教室,重構教學空間與形式,實現“1個空間、3種場景、N種課堂”,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平臺;還通過“首屆課博會”推出372門課程,以豐富的課程資源滿足學生多元化的學習需求。另外,“融創”和“向未來”板塊分別展示了羅湖教育在智能化領域的創新成果和“教學評一體化智能體”成果。
《中國教師報》2025年03月05日第4版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信息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