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全國各地春耕備耕工作已陸續展開,各地正在搶抓農時,緊鑼密鼓開展春季農業生產。
為了滿足春耕備耕產生的資金需求,金融機構響應政策號召,持續加大資金投入。圍繞“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產生的新需求,金融機構也在升級服務體系,創新服務模式,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描繪出鄉村發展的嶄新藍圖。
金融“活水”力保農資供應穩定
農資供應的穩定直接影響到春耕的進程。
在四川廣元劍閣縣,春耕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購置種子、肥料、農機農具需要提前儲備大量資金,農業銀行四川劍閣支行主動對接當地政府“天府糧倉”項目,為劍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量身定制“一企一策”綜合金融服務方案,及時投放5651.5萬元貸款,助力春耕生產。
截至目前,農業銀行四川分行“天府糧倉貸”已投放資金33.9億元,對四川全省范圍內的高標準農田建設、種業振興等重點領域提供金融支持。從總行層面看,農業銀行投放春耕備耕相關貸款已超1000億元,重點支持了化肥、種子等農資生產,高標準農田建設等。
圍繞春耕備耕的資金需求,開年以來,光大銀行緊抓關鍵節點,聚焦重點領域、重點產品加大信貸投入,大力支持富農產業發展。截至2月末,光大銀行涉農貸款當年投放超500億元。
為進一步加強資金保障,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近日發行2025年首單1年期支持春耕備耕主題金融債券128億元,募集資金將用于發放春耕備耕貸款,支持種子、化肥等農資供應,農機裝備、智慧農業等現代農業科技項目以及高標準農田、黑土地保護等耕地提質增效項目。
據農發行預計,2025年投放春耕備耕貸款將超過1300億元。截至2月24日,農發行全行支持春耕備耕累計投放貸款1048億元。
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
近年來,湖南東南部的攸縣越來越多的種糧大戶開始使用無人機。在新市鎮承包近2500畝稻田的歐偉明便是無人機的受益者。
據了解,一架農用植保無人機最多可以搭載50公斤的肥料,每畝田兩分鐘就能完成,一天可以施肥約150畝,大大提升了效率的同時,還節約了人工成本。關鍵是無人機可以通過調節轉速等參數,實現肥料、藥劑等的均勻播撒或噴灑,保證作業效果。
由于承包種植面積不斷擴大,歐偉明對農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要滿足經營所需,他有100萬元左右的資金缺口。
彼時,郵儲銀行株洲市攸縣支行圍繞攸縣等地的糧食產業集中開展授信,對水稻種植、加工、烘干、銷售的產業鏈上下游客戶進行大走訪。在走訪過程中,客戶經理了解到歐偉明的需求后,第一時間到田間、倉庫以及家庭住所進行上門調查,并根據其實際情況指導他申請了一筆100萬元的“產業貸”。
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推進農業科技力量協同攻關。以科技創新引領先進生產要素集聚,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
對于“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中信銀行表示,該行高度重視農業科技這一發展方向,不斷豐富“1+5+N”鄉村振興綜合金融服務方案,推出了“金融+科技”創新服務模式,致力于打造智慧農業新范式。為了滿足農戶和農業企業對農機設備更新的資金需求,中信銀行推出“農機場景貸”,結合供應鏈金融優勢、物聯網技術,對農機設備進行全生命周期管理。
中信銀行表示,下一步,該行將通過在農機設備上安裝物聯網傳感器,實時獲取設備使用情況、運行狀態等信息,實現對貸款資金的精準監控和風險預警。這不僅為農戶和農業企業提供購買農機設備的資金支持,還將降低銀行的貸款風險,促進農機設備的普及和應用,有力地推動農業機械化進程。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信息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