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商會中國國家委員會(ICC China)和國際商會(ICC)主辦了2022年國際消費者大會,加拿大數字期刊Digital Journal、Dailyherald, Arizona Republic, Post-gazette, Oklahomaman, Buffalo News等多家國外媒體對國際消費者大會進行了報道,其中Furbish Fund合伙人Rachel Jin對綠色可持續消費與投資回報關系這一話題的觀點引發諸多關注與討論。
國際消費者大會圍繞“數字時代青少年消費者權益保護”、“綠色可持續消費”兩大主題,分別介紹了有關最新政策、前沿發展、具體案例等方面的內容,旨在幫助企業家們了解國內外消費趨勢和最新政策,推動消費科技和商業模式創新。
大會邀請China Advertising Association, European Advertising Standards Alliance, UNICEF Representative Office in China,快手集團,伊利集團,Keller Law Firm, Belgium Graywise Consulting Company,京東集團, Furbish Fund等機構及企業代表發言,專家和代表對兩大會議主題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作為新生代投資人,Rachel Jin深耕于新消費多年,她所創立的Furbish Fund主要專注于新消費出海投資,曾為多個知名公司提供戰略咨詢服務,在本次大會上,Rachel Jin以《綠色可持續消費與企業發展》為主題的演講引發了外媒的討論。
外媒原文引述如下:
Rachel Jin表示,投資回報和綠色可持續消費可以同時實現,只要我們對經濟周期保持耐心,一定會找到綠色可持續增長路徑。中國大多數人都相信“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佛教中也有所謂種善因得善果的“因果報應”,所以要想從投資中獲得積極的反饋,我們需要尊重社會價值。投資回報與社會責任并不對立,它們是相互補充,相互加強的關系。
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在可持續發展產業上仍需更多的資本注入。她在會議中提到:“We learned that the global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investment scale has exceeded 30 trillion US dollars.”近年來,中國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在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持續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也具備面相全球開放的符合可持續發展的投資環境,中國政府通過頒布實施新的外商投資法,進一步縮減了外資準入負面清單。此外,中國也在持續推動經濟再平衡的改革議程,深化結構性改革,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致力于加強對外資的吸引力。盡管中國的可持續投資規模在歷史上有所增長,但其發展仍落后于發達經濟體。“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of the Global Sustainable Finance Association (GSIA), the scale of global sustainable investment has continued to grow, reaching US$30.68 trillion in 2018, of which about half of the asset managers in Europe and about a quarter in the United States focus on ESG.”Rachel Jin如是說。
自2021年起,中國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構建循環型產業體系和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以期在2030年前達到碳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Rachel Jin指出,早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一些海外國家就已經通過建立消費廢物處理系統,解決了消費升級導致的消費廢物激增的問題。例如,英國和美國對高污染產品和能源征收消費稅,同時鼓勵發展綠色環保服務消費,規定了垃圾分類、運輸、收集和處置。Rachel Jin認為,目前中國的經濟發展模式正在向高質量發展方向快速轉變:“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is consistent with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In particular, efforts are made in recyclable, recyclable, and environmentally sound consumption.”
消費者消費觀念的改變引發企業發展理念的變革。Manner作為中國本土咖啡品牌,從2015 年開設第一家門店以來,就持續鼓勵綠色行為,如果顧客自帶杯子購買咖啡可享受5元優惠,購買咖啡豆時自帶容器可優惠18元。并且一直遵循簡單包裝的原則,只在出口處提供自帶粘貼紙的純白色紙杯。而安踏將一次性塑料瓶回收成聚酯纖維,與其他國外同類型品牌相比,這樣做使公司的整體成本降低了30%-50%。安踏還在其再生滌綸的紡紗過程中增加了可追溯性元素,這使得品牌可以跟蹤任一產品的紗線、面料和服裝,以確保在整個制造過程中遵守環保標準。中國品牌的這種改變并不單純是企業們的“自我提升”。Rachel Jin提到,在中國有很多年輕人選擇環保的生活方式。對他們來說,保護環境既酷又時尚。買咖啡時帶上自己的可重復使用的杯子,穿古著衣服和購買環保服裝被認為既環保又有趣。Rachel Jin表示:“In response to the growing consumer awareness of sustainability, many brands are now offering consumers simple and fun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options.”
她在會議中提出了對實現綠色可持續產業鏈目標的暢想:從整個產業鏈的布局入手,通過數字化賦權、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提高產業鏈可追溯性的透明度,保持變革的先鋒優勢。在研發設計方面,從每種原材料的選擇開始,鼓勵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合理平衡未來研發設計與定量生產的理念。在企業聲譽建設方面,提高產業鏈的透明度和清晰度,提升公司的“綠色”形象和“綠色”文化。在消費者溝通方面,提高消費者的綠色消費意識,并整合以促進整體可持續的生活方式。
縱觀全球企業在綠色消費方面的努力,企業更需要在賦能性消費方面做出努力,2022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將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作為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之一。這體現出中國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決心。正如Rachel Jin會上所說的:“Be patient with the economic cycle, finger out the green sustainable growth path. We will get what we sow. ”“If we wanna get positive feedback from the investment, we need respect the social value.Returns of investment and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do not oppose each other. ”企業通過堅持綠色可持續增長路徑,把握周期脈搏可以同時實現投資回報和綠色可持續消費。相信在未來一段時間里,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兼顧綠色消費與企業增長的超級公司。
其觀點獲得了大會參會人員的廣泛關注討論,并讓各國專家與代表對中國綠色可持續消費的發展有了新的認識。新一代中國年輕人在綠色可持續消費上的發聲,也讓國際專家關注到中國這一全球超大規模消費市場正在發生的變化。新生代消費者越來越關注企業社會責任,無論是對消費品牌還是消費領域投資人都將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啟示。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