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上調4%是什么意思?
養老金上調4%指的是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平均每個人增加4%,基本養老金可以認為是上年度12月份退休工資,人均增加4%,不是每個人增加4%。
2021年全國人均基本養老金3070元,可以算出來平均每個人增加4%,意味著全國人均增加3070×4%=122.8元,每個月將近增加123元,養老金連續18年保持上調,可以有效提升退休人員待遇,抵御通貨膨脹,養老金增長水平高于通貨膨脹率2.1%。
近幾年養老金上調幅度2020年上調5%,2021年上調4.5%,2022年上調4%,隨著人均基本養老金增加,增加幅度小幅減少,人社部公布調整幅度以后,后續各個省份公布具體的調整方案,通常在7月底前完成調整,補發1-7月增加部分。
2023年,我國多地都會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來制定養老金調整方案,但是在制定調整方案的時候,我國也會照顧到不同人群的需求。這一點也在上面的文章當中提及到了,比如說今年北京的養老金調整方案就體現出了對高齡老人、繳費年限較長的人員傾斜照顧。此外,對于地區的養老金調整方案也有所體現。
養老金上漲方式有哪些?
我國養老金上漲主要是定額調整、掛鉤調整和傾斜調整三個調整方式綜合使用的,不同的調整方式的注重點是不一樣的:
1、定額調整
定額調整是指該統籌地區的養老金上漲額度是一樣的,比如說xx省的養老金原先是2xx元,今年隨著政策的推進,集體上漲了50元,那么這集體上漲的50元養老金就是該地區養老金定額調整的表現,定額調整的原則是集體公平,各個參保人的養老金上漲數目都是一樣的。
2、掛鉤調整
掛鉤調整主要指的是該地區的養老金上漲是和養老保險的繳納因素是相掛鉤的,比如說養老保險參保人的繳納年限長短、每次繳納的費用的多少,該地區的整體經濟發展情況等等因素,掛鉤調整的原則就是我國養老保險繳納的原則,多繳多得、長繳長得,參保人繳納的時間越長、每次繳納的費用越多,政府部門對于繳納年限超過一個定額的參保人進行獎勵,對于選擇不同的繳費檔次或者標準的參保人進行分檔補貼,都是掛鉤調整的體現,目前我國退休金比較高的參保人一般都是機關事業單位、國企央企或者上市企業的原職工,這些用人單位會在職工入職的時候就為其進行社保的繳納,能保證繳納的連續性,月均工資也比較高,使得這些職工退休之后能夠獲得更多的養老金。
3、傾斜調整
傾斜調整主要是針對高齡退休人員和處在邊遠比較艱苦地區的退休人員進行政策傾斜,除了基本的養老金外額外增加一部分的養老金,比如說達到70歲額外補貼一部分養老金,這補充的部分就是傾斜調整的主要表現。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