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超、蘇超文創哪家強?你見過用煤炭做的文創嗎?《核舟記》里的核雕到底有多小?11月11日晚,作為2025中國新媒體大會的序曲,“馬欄山新媒體之夜”沉浸式互動活動在長沙七彩盒子芒果未來藝術中心舉行。這場以“無界相融見未來”為主題的活動,為來自全國各地的媒體人打造了一個思想碰撞、情感交流的創意空間。
非遺有得賞:老技藝的新生,在針線與刀刻間對話湖湘
記者在活動現場看到,“馬欄山新媒體之夜”沉浸式互動活動劃分為四大“找朋友”區域,將傳統與潮流、藝術與科技巧妙融合,為參與者帶來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感官與文化體驗。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步入“非遺有得賞”區域,濃厚的湖湘文化氣息撲面而來,湘繡、棕編、面塑等特色工藝讓人眼花繚亂。
在湘繡展位前,精美的擺件、雅致的掛件、時尚的飾品與披肩吸引了不少觀眾駐足。其中,一幅栩栩如生的虎作品尤為引人注目。“大家請看,在這塊僅僅1平方厘米的區域,我們就用了20余種不同顏色的絲線。”揚帆湘繡主理人施靜云介紹。
“但我們也必須正視,湘繡的傳承正面臨老齡化的挑戰。”施靜云向記者坦言,繡娘群體年齡偏大是行業現狀。正因如此,他們積極尋求突破,“我們與大學生創業團隊合作,開發了更符合年輕人審美的湘繡首飾,希望通過這次沉浸式互動活動,全方位展示我們的創新成果,讓更多媒體和年輕人了解湘繡、愛上湘繡。”
在一旁的核雕工藝展臺,一位媒體人正用手機微距鏡頭仔細拍攝一枚橄欖核雕,連連驚嘆:“太精巧了!在這么小的果核上能刻出如此復雜的彌勒佛,真是不可思議。”傳統工藝的細膩與匠心,在這一刻深深打動了現場的年輕觀眾。
新媒體有得聊:文創IP大集結,在互動中激發靈感
在“新媒體有得聊”區域的山西晚報展位,一款黑色的小煤球文創吸引了記者的注意。“這是由煤炭做成的。這次活動,我們帶來了以云岡石窟、煤炭文化為主題的文創,都是帶著山西符號的。”山西晚報記者胡麗娜熱情地向記者展示他們的特色產品。
首次來到長沙的胡麗娜對這次活動贊不絕口:“長沙真的非常有活力!我們這次來,一方面是做形象展示,更重要的是希望能與全國其他媒體達成合作,在文創產品的推廣和開發上互相學習。”
除山西晚報外,現場還有人民文創、芒果造物社、新華出版社、湘超、蘇超等十余個展位齊聚一堂,各具特色的文創產品讓人目不暇接。
除了琳瑯滿目的文創產品,現場的“時光報影機”“量子簽繪”等互動裝置前也排起了長隊。觀眾們在打卡、體驗的過程中,感受著新媒體技術為文化傳播帶來的無限可能。
真跡有得品&數智有得玩:藝術殿堂與數字幻境的交響
對于藝術愛好者而言,“真跡有得品”區域的《群星閃耀時》館藏展通過對中國近現代藝術史經典脈絡的梳理,集中展出齊白石、徐悲鴻、林風眠等十位藝術大師的40件套精品力作。
展覽以“百舸爭流”“愚公移山”“祖國頌”“芙蓉城里滿城花”四大主題單元為敘事脈絡,同時采用AI科技、數字藝術、場景復原等多元展陳方式,將藝術瑰寶轉化為可觸可感的沉浸式文化體驗,引領觀眾在光影交織中漫步二十世紀中國美術的璀璨星河,感受藝術精神跨越時空的永恒回響。
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數智有得玩”區域的熱烈與震撼。這里是由芒果TV與故宮博物院聯名打造的沉浸式光影空間。傳世名畫《千里江山圖》在尖端技術的賦能下“活”了過來——青綠山水在墻壁與地面上緩緩流淌,飛鳥掠過,漁舟唱晚,觀眾仿佛一步踏入了王希孟的瑰麗夢境。
現場,來自北京的李女士感慨:“這種形式太震撼了,能夠在互動中直觀地感受到國寶的魅力,比看圖片生動一萬倍。”
從一針一線的湘繡到流光溢彩的數字光影,從巧奪天工的核雕到腦洞大開的文創,本次“馬欄山新媒體之夜”成功搭建了一個平臺,讓全國的新媒體人共赴一場“無界”之約。記者了解到,本次“馬欄山新媒體之夜”沉浸式互動活動為期兩晚,持續至11月12日晚。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信息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