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74歲的李爹爹像往常一樣到菜市場買菜,剛走出小區大門沒多遠,他就覺得“出氣不贏”,老伴讓他到醫院看看,他說:“沒事,就是天熱。”到了晚上,問題更嚴重了,李爹爹躺下就憋氣,必須坐起來才能呼吸。第二天一早,兒子趕緊帶他來到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檢查,心臟彩超顯示EF值只有27%(正常應該在50%以上),頸靜脈怒張,肝臟腫大,雙下肢水腫。
(資料圖)
今天,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心血管內一科主任、主任醫師李志表示,這是典型的“心力衰竭”,簡稱“心衰”,就是心臟這匹“馬”沒力氣跑了。
為什么高溫天心臟容易“鬧脾氣”?
李志解釋,高溫天心力衰竭易發的原因主要包括:
高溫讓心臟“加班”:天熱時,心臟要比平時多跳10至15下,就像我們爬樓梯會喘一樣,心臟也會累。
空調房里外“冰火兩重天”:從近40℃的室外突然進到20多℃的空調房,血管會猛地收縮,血壓“上躥下跳”,心臟最怕這個。
睡眠質量差:天熱睡不好,身體得不到充分休息,長期睡眠不足會讓心臟“疲憊不堪”。
隱匿性誘因:天氣炎熱出汗多、飲水少致電解質紊亂;夜休差誘發交感興奮;感冒腹瀉等感染風險升高等,均可成為心力衰竭的“導火索”。
因此,一旦高溫天身體出現以下問題,就要警惕心力衰竭:“裝”失眠,躺下就憋氣,坐起就舒服;“裝”中暑,走兩步就喘,坐下就好;“裝”空調病,一進空調房就胸悶、氣促;“裝”發福,腳腫得像發面饅頭,襪子勒出印子,一按一個坑;“裝”挑食,吃飯慢,吃完就腹脹。
天氣炎熱,如何護心養心?
李志表示,高溫天護心養心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吹空調:溫度調到26℃至28℃(跟體溫差10℃以內),開空調前要把汗擦干,加個擋風板,莫對著吹。
喝水:小口慢飲,每小時喝小半杯,可以泡點西洋參(3至5片)或者麥冬。
飲食:清淡飲食,咸菜、臘肉要少吃,苦瓜、蓮子心可以多吃,煮粥時抓把茯苓,可以幫心臟“排水”。
高溫天,這些人群需重點防范:“老糖友”,糖尿病患者合并自主神經病變,出汗調節異常更易脫水;“老慢支”,肺心病患者貪涼飲冷,易誘發“心肺同衰”。
李志提醒,高溫給心臟帶來嚴峻考驗,心力衰竭癥狀易與常見的中暑、空調病等不適混淆,如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勞力性氣促及下肢凹陷性水腫等,需提高警惕。溫度驟變、電解質紊亂、感染可誘發心功能惡化,而科學調控環境溫度(26℃至28℃)、維持水電解質平衡、低鈉飲食、及時治療感染是重要干預措施。中西醫結合治療能有效緩解心力衰竭癥狀,改善心臟功能,能實現“1+1>2”的效果。如出現心臟任何不適癥狀,請立即前往心血管內科或急診科就診。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信息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