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已過,但強勢的副熱帶高壓讓暑熱持續。
很多人一到天氣悶熱時,就感覺心神不寧、煩躁、氣短。這不是錯覺,高溫天,心臟確實在承受更大壓力。
(資料圖片)
上海一男子喉嚨不適
就醫時心臟驟停陷昏迷
近期,上海持續高溫,上海市奉賢區中心醫院心內科接診的心梗患者數量明顯增加,最多的一天收治了6名患者。
幾天前,卞先生因喉嚨不適前來就醫,沒想到在輸液時竟心臟驟停暈了過去,被確診為急性心肌梗死。
上海市奉賢區中心醫院心內科主任馬江偉表示,心臟沒有痛覺,一旦發生缺血,通常通過其他部位放射陣發性的疼痛,如咽喉痛、頭痛、后背痛、脖子痛等,還有人表現為消化道癥狀,惡心、嘔吐,像急性胃腸炎。
心肌梗死,也就是給心臟供血的血管被血栓或斑塊堵死了,導致心肌缺血、壞死。有時血管堵沒堵,看臉就知道。如果臉上有3個特殊表情,就需要警惕心肌梗死的發生!
一些特殊的面部表情
可能是心梗發出的信號
01
時常皺眉
經常不自覺皺眉,可能是由于疼痛反復發作引起的,比如胸痛、放射性疼痛(頸部、胃部、后背部、左上臂)。這種疼痛一般會持續30分鐘以上,活動或情緒激動時疼痛程度加重。
02
干瞪眼
睡覺時,身體很疲勞但精神很清醒,此時要警惕心肌梗死發生。
通常,在心梗發生的前幾周,心臟泵血功能開始下降,夜間長時間平躺時,靜脈回心血量增多,靜脈壓隨之增高,此時可能會誘發陣發性夜間呼吸困難,具體表現就是入睡困難或夜間被憋醒,常伴出冷汗、心悸等癥狀。
03
表情淡漠
身體太過疲憊的人,往往懶得做表情,而這種疲憊可能也是心肌梗死的信號。
心肌梗死前的疲憊感是全身性的,表現為毫無緣由極度乏力、活動耐力大幅下降,這是因為心肌缺血導致心排血量下降,全身器官得不到充足供血,肌肉代謝產物不斷蓄積。
心梗高危人群
● 年齡>45歲的男性,年齡>55歲絕經后的女性。
● 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如高血壓、高脂血癥、糖尿病等。
● 具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
● 肥胖人群,尤其是腹型肥胖者。
● 飲食習慣不健康的人群。
● 長期吸煙、過度飲酒的人群。
● 缺乏運動的人群,特別是久坐人群。
● 情緒抑郁、壓力大的人群。
● 經常熬夜的人群。
心梗高發的3個時刻
情緒激動時
人在情緒激動時,體內腎上腺素分泌增多,心率加快、血壓增高,心臟負荷顯著增加。如果血管內有斑塊,此時斑塊易發生破裂,從而誘發急性心肌梗死。
? 建議:情緒激動或壓力大的時候,可通過深呼吸、冥想、適當運動來幫助放松身心,減輕壓力。
暴飲暴食時
暴飲暴食或吃得特別飽時,大量血液會集中在消化系統,導致心臟供血相對減少。對于本身就有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的人群來說,這種供血不足極易導致心臟出現缺血、缺氧,增加心肌梗死風險。
? 建議:吃飯時要細嚼慢咽,不要吃太撐,七八分飽對身體健康有益。
洗澡時
洗澡時全身血管擴張,皮膚和肌肉血流明顯增加。若洗澡時間過長,人體長時間處于相對密閉、缺氧的環境中,大腦和心臟容易出現缺血,從而誘發心肌梗死。
? 建議:淋浴時間可控制在5~10分鐘,泡澡最好不要超過20分鐘,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更需注意。
應對心梗發作
牢記兩個“120”
一旦有人發病,需牢記兩個“120”。
一是心梗發生后要立刻撥打120急救電話。
二是抓住120分鐘的黃金搶救時間,越早開通血管,成功救治的希望就越大。
等待救援時,身邊人要隨時關注病人情況,讓病人臥床休息、松開領口,保持室內安靜和空氣流通,有條件者可立即吸氧。
在此提醒
多地悶熱晝夜難消
心血管健康面臨“烤”驗
一旦出現
頭痛、頭暈、四肢無力、
大汗淋漓、胸口憋悶等癥狀
應及時就醫 以免延誤治療
來源:國家應急廣播、CCTV生活圈、新聞坊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信息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