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啟動實施3個區域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惠及居民560戶;加快實施8個內澇積水風險隱患整治工程;楓橋工業園5億元私募公司債成功發行,創國內AA主體無擔保私募公司債最低利率,融資成本再創新低……在昨天蘇州高新區楓橋街道召開的黨工委(擴大)會議上,轄區“半年報”成績搶眼,亮點紛呈。
今年以來,楓橋街道加快推進融合發展,街道社會治理、民生保障、應急管理等中心職能進一步聚焦明確,協同高效的發展格局加快形成,區域發展的能級和活力持續提升。創新探索多點開花,推動企業服務重心下沉,在國家環保產業園設立蘇州高新區首家政務服務“楓驛站”,創新實施“紅色合伙人”工作機制,助力轄區營商環境優化升級。
城市品質穩步提升,環境面貌不斷改善,扎實推進橋下“繪美卷”工程,啟動鹿山大橋、金楓路高架下環境提升項目,楓津健康園“席地而坐”城市客廳、龍池西路“口袋公園”建成投用,華山路長江路交叉口、楓津大街“口袋公園”啟動實施,以何山路商業街為首批試點,對沿街立面、兩側道路、燈光亮化、店招店牌等進行升級改造,通過靚化街區硬環境、提升區域軟服務,重塑老牌街區新形象。
民生福祉持續增進。開展“直播帶崗穩就業”促進行動,上半年累計開展線上線下招聘會9場次,提供就業崗位超2100個。依托華山路人才市場打造轄區首個零工市場。聚焦企業開辦難點堵點和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積極開展“小楓來了”幫代辦服務,積極推行“一件事”服務改革,推動轄區首個居民線上報裝充電樁事項成功落地。
著眼下半年,楓橋街道將積極對接獅山商務創新功能片區整體規劃,聚焦城市功能短板弱項,加快推動中心城區城市更新改造,穩步推動轄區產業布局、商業配套、基礎設施提升優化,不斷改善城市功能品質和整體形象。
全面提升社會管理水平,進一步發揮集成指揮中心“中樞大腦”作用,持續完善“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治理模式,實施網格工作清單化管理,全面形成“網格吹哨、部門報到”服務管理體系。深化拓展集宿區社區化管理、小區治理“三三制”工作模式,加快構建“三環三鏈”社區工作立體布局。
全面增進民生保障福祉,探索開展更多“一件事”“一次辦”等政務服務模式,推廣“小楓來了”幫代辦、“三色”便民服務等做法,打造更多“一刻鐘”便民生活服務圈,有序規劃一批青年服務公寓,打造更多新老楓橋人的“溫馨家園”。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