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工作中的馬福梅。 醫院供圖
【吳醫風采】
本報訊(記者 李靜)“身為白衣天使,就要以病人為中心,以責任為使命。”這是蘇州市吳中區中醫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馬福梅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扎根基層十年來,馬福梅精益求精、刻苦鉆研,不斷提高操作技術與診療水平,積極響應并推進國家消化道早癌篩查工作,將“發現一例早癌,挽救一個生命,幸福一個家庭”作為使命與擔當,使不少轄區患者的疾病得以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前不久,有一名45歲中年男子因每日大便6至7次,到該院就診。大便常規、血常規等檢查結果均為正常,經過溝通,馬福梅得知該患者大便不正常是從一年前失業時開始的,于是初步判斷其可能是因為情緒、精神因素導致的腸易激綜合征。馬福梅為其展開心理疏導的同時,也建議其做個電子結腸鏡檢查,排除器質性病變。經過檢查,全結、直腸黏膜均未見異常,患者總算如釋重負。
幾天前,馬福梅下鄉義診時,遇到了家住東山鎮陸巷村的陳大伯。得知陳大伯大便時常不規律的情況后,馬福梅建議陳大伯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經過胃腸鏡檢查,馬福梅發現陳大伯回盲部有一個占位性病變,可能會有點問題。后期的病理檢查也印證了馬福梅的判斷,局部組織癌變了,需要外科手術治療。陳大伯一下子慌了,平時沒覺得自己身體有哪里不舒服,腸子怎么就癌變呢?令人欣慰的是,這個早期病變沒有侵犯整個腸壁,更沒有腹腔其他組織器官的轉移,只需把腫物切除就可以了。“幸虧您及時發現我的問題,不然時間拖延久了,可就麻煩了。”患者連連為馬福梅送上感謝。
“醫道從德,術業求精。”作為胃鏡室負責人,為了提高內鏡技術水平,馬福梅先后在蘇州市吳中人民醫院、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進修學習消化、內鏡技術。去年,馬福梅獨立完成胃腸鏡檢查約200例,門診內鏡下息肉摘除術約15例;篩查病理發現癌前病變4人,目前正為他們開展內鏡下治療和隨訪;發現早癌2人,患者均在上級醫院接受了手術,并定期隨訪;發現進展期癌1人,患者已被轉至蘇州市三甲醫院腫瘤科進行治療。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