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清塘新村居民顧瑞英和鄰居做“掛蛋”,送給老人和孩子。 記者 張健攝
本報訊(記者 劉達 通訊員 秦倩)隨著立夏節氣即將到來,鴨蛋逐漸成為市場上“主角”。昨天,記者走訪多家農貿市場和社區副食品店發現,不少店家每天都能售出300只以上的鴨蛋,銷量是平日里的10倍,市民多為討好彩頭而購買。
“這兩天鴨蛋算是熱門商品,很多人一買就是五六十只。” 店主孫良英說,她在山塘街上賣咸鴨蛋已經有10多年了,昨天一大清早,她的店前就已圍了不少人來買鴨蛋。“10元6只,價格比較劃算,不少市民購買鴨蛋,就是來為立夏討一個‘邪壓蛋’的口彩。”孫良英說,立夏吃蛋也叫“補夏”,吃了能讓人勁頭足、干活兒有精神,“立夏吃蛋,石頭踩爛”的說法就是這么來的。
每逢立夏,蘇州人有給孩子脖子上掛個咸鴨蛋的習俗,家住清塘新村的顧瑞英從新民橋農貿市場買來200多只鴨蛋和多捆彩線,在家和幾個鄰里做起了立夏飾品——“掛蛋”。“每年立夏,親戚朋友、鄰居會早早到我這‘預訂’,今年大家一起編兜,準備多做些送送人,尤其是新村里的老人和孩子。”顧瑞英說。
顧瑞英手中的彩線來回穿梭,一個小時不到,操作臺上已經堆滿了“掛蛋”。“立夏胸掛蛋,孩子不疰夏”,每年立夏前夕,顧瑞英都會提前編好些網兜,再從集市上買來熟鴨蛋,準備好滿滿的一大包“掛蛋”,分送給鄰里及孩子。五年多來,顧瑞英已經送出近千個“掛蛋”。今年的鴨蛋是提前一個個腌制好的。為了送更多的老人和孩子,這幾天她更是加大了工作量。“手把手教會了好多個人編兜,大家一齊動手,人多力量大,希望這些小小的掛飾能給大家帶來平安和快樂。”顧瑞英說。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