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積極共建共享整合型智慧健康服務體系,更高品質護佑市民的“主動健康”——
【資料圖】
蘇州人的健康生活“很有數”
□蘇報記者 陸玨
130億條數據云端交匯,形成居民電子“健康資產”超千萬份;近一月雙向調閱2000余次,公立醫療機構“電子膠片”全市在線共享;醫療資源地圖“按需上新”,人城隨時互動一鍵導航。
近年來,蘇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緊緊抓住健康中國、數字中國國家戰略的重大機遇,認真落實數字社會建設中衛生健康領域的各項工作任務,以百姓健康需求為導向,以難點痛點為重點,積極謀劃并加快推動全系統、全行業的數字化轉型。隨著整合型智慧健康服務體系的探索建立,市民就醫更加得心應手,越發愿意“主動健康”。
手機App成了私人管家
集中管好“我的”健康資產
市民張先生34歲,每年都會參加公司組織的體檢。最新一次體檢報告出爐了,顯示甘油三酯、尿酸、血糖都超標不少。
想把往年報告找出來對比,一時又找不到紙質版,張先生打開了手機,登錄“健康蘇州掌上行”App,在“我的”菜單中選擇“體檢報告”。很快,他近三年在蘇州市立醫院、蘇大附屬獨墅湖醫院體檢的報告就全部顯示出來了,包括檢驗、檢查各項數據及總檢指導建議都有。查看后發現,張先生往年上述指標都還在正常范圍內——這樣直觀的對比,引發了他對自身健康的反思:“這大半年,飲食上確實沒太注意,喝酒也頻繁。接下來準備控制飲食了,去健身房跑起來。”
“一個手機App,不僅能查到往年的體檢報告,居民的近年就診記錄、檢驗檢查報告、心電圖報告都能一鍵查看,過敏史、疾病史、用藥史、手術史都一目了然。”這些信息,被市衛健委規劃信息處處長孟華打包稱作“居民的個人健康資產”?!敖】挡攀钦嬲膫€人資源和財富。作為第一責任人,自己有多少健康資產,該對哪些疾病多加關注,掌握清楚才能更好地對自己和家人負責?!睘榉奖闶忻窦胁樵兒瞳@取“健康資產”,提供貼心的“管家”服務,市衛健委潛心打造升級“健康蘇州掌上行”平臺,建起一套龐大的、“以人為索引”的醫療健康大數據系統。
孟華介紹,作為系統主體的蘇州市醫療健康大數據中心,按照國家、省、市的總體框架和要求來建設,目前初步實現了全市各級公立醫療衛生機構的互聯互通。據統計,系統已匯聚就診記錄、檢驗檢查報告、體檢報告、疫苗接種、婦幼保健等315個數據集,各類衛生健康數據超過130億條,形成主要以身份證號碼為索引并涵蓋醫療健康、公共衛生和健康管理的個人居民電子健康檔案1013.3萬份。
為幫市民看護、管好“健康資產”,讓“管家”服務更精準,市衛健委還專門成立數據治理工作小組,定期對接入平臺的65家醫療機構和10個縣級市(區)數據進行分析和通報。市級區域衛生健康信息平臺已通過國家互聯互通成熟度測評五級乙等。
“有了標準統一、融合開放、安全可控的扎實底座,才能共建共享,支撐起這座高速運轉的智慧健康大廈?!笔行l健委黨組書記、主任盛樂表示,全市衛生健康系統積極落實國家、省相關規范,動態完善涵蓋全市衛生健康數據采集、處理、使用等全流程的標準體系,為實現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數據互通、共享應用和業務協同的“一盤棋”格局,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影像報告全市共享調閱
看病流程“我要”更加便捷
在市立醫院東區專家門診,影像科主任蔡慶正在為胡女士看片診斷。胡女士此前在常熟市中醫院拍了胸部CT,顯示左上肺有個大小為12mm的結節。而她此番只帶了實體膠片。為看得更精準仔細,蔡慶通過蘇州市醫療影像云平臺順利調閱出胡女士當時做的CT云影像資料,并在電腦上放大原始影像,反復觀察結節的大小、位置、形態,對比前后檢查,給出了盡快手術的建議。
“我每次專家門診,調閱云影像資料在20人次左右。云影像看得更清晰,有利于診斷,方便了醫生工作,患者就醫更省心?!辈虘c提到的這項診間共享調閱服務,在全市二三級公立醫院和部分基層衛生服務機構的協同應用已全面完成。除個別醫院因住院醫生工作站程序升級尚未落地,目前該服務部署已覆蓋全市4422臺醫生工作站,近一個月各醫療機構院間影像調閱超過2000次。醫生在診斷時可查詢患者在市域內就診的常規檢驗報告、體檢報告、醫學影像報告等加以參考,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質量,提升市民就醫體驗。
不知不覺,蘇州人的就醫診療流程,已被數字信息技術重塑和優化?!霸谑謾C上掛號預約,老早是常態了!約好幾點就及時到醫院取號,基本不排隊?!?9歲的曾先生感嘆道。
“針對看病的流程,市民一度拋出過不少應用題。”孟華坦言,比如想要掛號更方便,想要就醫不排隊,想要手里少拿幾張就診資料,想要第一時間就查到檢驗報告,想要掃個碼就能完成支付……
為努力滿足市民的這些“我要”,市衛健委通過“健康蘇州掌上行”平臺,已初步實現了醫療就診線上和線下協同,提供在線預約掛號、在線簽到取號、掌上支付(醫保、自費)、檢驗檢查報告在線查詢等服務,有效減少市民就醫等待時間。目前,該平臺在線預約號源覆蓋了全市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醫保脫卡支付已覆蓋市區范圍內三級醫院。今年8月,市衛健委重磅升級“智慧健康金管家”服務品牌正式發布。“接下來,我們還會更主動發揮‘金管家’功能,把一些健康信息的未讀提醒自動推送到市民手機上?!?/p>
近日,曾先生在就診繳費時還發現,自助機掃碼付費方式除了微信、支付寶可選,又增加了數字人民幣支付選項。孟華介紹,市衛健委此前專門就加快推進數字人民幣應用進行了專題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就蘇州醫療領域和零售藥店的數字人民幣結算試點明確了任務要求和時間節點。目前,全市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已全部實現門診收費場景支持數字人民幣支付。
醫療資源地圖觸屏可及
隨時隨地“我在”服務范圍
老許家住蘇州工業園區金雞湖街道,入秋后天氣冷熱無常,他有些感冒流涕和低燒。盡管當天核酸陰性,但由于常態化疫情防控,他琢磨還是得就近找家發熱門診去看看。老許在家掏出了手機,進入“健康蘇州掌上行”App的“我在”菜單,點擊“醫療地圖”選擇工業園區,顯示最近的發熱門診所在地在九龍醫院,還可通過地圖功能一鍵定位導航,直達目的地。
四時能變,謂之智。隨著“互聯網+”時代發展,常態化疫情防控落實,百姓對健康的需求也在線上線下產生改變和升級。相應地,智慧健康服務系統的功能也須隨著動態拓展,才能獲得“百姓用戶”一如既往的信任和青睞。
孟華介紹,特別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市充分發揮大數據在疫情防控、監測分析、病毒溯源、物資調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構建全流程疫情防控體系。市域一體化的核酸檢測平臺、發熱門診預警云平臺、集中醫學觀察隔離信息管理系統以及重點人群應檢盡檢系統等穩定運行,通過信息數據的共建共享應用,有效強化了部門協同,支撐全市疫情防控,織就了一張全市疫情防控的數字防護網。
疫情讓互聯網診療優勢得到更充分發揮,為將高質量的醫療資源遠程送到市民“掌上”,市衛健委積極推動醫療機構按照國家數字健康相關評價體系加快智慧醫院建設。全市已建成互聯網醫院19家,“健康蘇州掌上行”平臺為它們提供了集約入口,方便患者在線獲取部分常見病、慢性病復診的在線問診和智能問藥、藥品快遞到家等服務。
上月,太倉市120急救站接到電話,一名25歲男子不慎觸電,心跳驟停。當班調度員快速響應,一邊安排急救車,一邊電話指導家屬為男子實施心肺復蘇。在保持通話的12分鐘里,調度員胡藝倩不斷指導和鼓勵家屬開展心肺復蘇。很快,120急救車抵達現場,將患者送往醫院搶救。在醫護人員的不懈努力下,患者心跳驟停40多分鐘后終于獲救。
“人城互動,我們希望衛生健康服務一直保持在線、實時可及,無論市民在何時、在哪里?!泵先A說,目前我市加快推進健康市民“531”行動計劃信息化建設應用,建成了全市智慧急救平臺,打通院前院內信息化協同救治體系,并在全市胸痛、卒中、創傷、危重孕產婦和危重新生兒五大救治中心網絡中開展協同應用。
“十四五”時期是數字健康創新引領衛生健康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機遇期,也是以數字化轉型重塑醫藥衛生管理和服務模式的關鍵窗口期。市委、市政府在《關于推進全市數字蘇州建設的意見》中明確,要“注重健康管理,加快互聯網醫療發展,加強智慧醫院建設,構建完整信息庫,與醫保、醫療實現一體化,構建智慧健康的大數據系統”。
“智慧健康是大勢所趨,是數字化公共醫療衛生服務供給,也是老百姓提高宜居品質、向往健康美好生活的真切需求,更是一種事業發展的方向、一個數字孿生的生態,是面向未來的以人為本整合型現代醫療衛生體系中的一顆明珠。”盛樂表示,下一步,市衛健委將動態更新《蘇州市數字衛健信息系統白皮書》,梳理并管好衛生健康系統的信息化“家底”;同時圍繞就醫全流程,為市民重塑數字健康服務新模式,配合醫保部門加快推進先診療后付費模式,推進包括非公立醫療機構在內的數據接入。“長卷已開,未來已來。我們將立足更高起點,持續提升‘智慧健康金管家’服務品牌內涵,探索建設健康感知城市,形成全生命周期的‘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生態圈。”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