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還有龍抬頭、社日節、寒食節、七夕節、中元節、重陽節、下元節、冬至節、除夕。
一、春節,是農歷正月初一,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
二、元宵節是中國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這個節日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 ,所以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三、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最適合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四、農歷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早在西周初期即有記載,其實并不是為了紀念屈原而設立的節日,但是端午節之后的一些習俗受到屈原的影響。
五、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日,這一天是秋季的正中時節,所以稱為“中秋”。到了這天晚上,月圓桂香,人們都把它看作大團圓的象征,要備上各種瓜果和熟食品,中秋是賞月的佳節。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