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日前,福建省泉州市教育局等四部門聯合印發了《泉州市中小學幼兒園“名優校+”教育發展共同體建設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形成有泉州特色中小學、幼兒園教育共同體辦學格局,建設100個有特色有影響的優質公辦中小學幼兒園教育共同體,全面擴大全市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和受益面,構建“學在泉州”的教育發展新態勢。泉州市公辦幼兒園、小學、初中、普通高中等基礎教育階段學校,將組建“1+N”的教育共同體(1所名優校+N所學校),采取“一對二”或“一對多”等形式開展教育共同體辦學。
泉州市提出,“名優校+”教育發展共同體,堅持整體規劃與試點先行相結合原則,遴選條件成熟的中小學校、幼兒園先行試點,在試點的基礎上總結經驗,逐步增加教育共同體的數量,堅持“一共同體一方案”,成熟一個組建一個,提高教育共同體辦學質量;堅持“輸血再造”與自我提升相結合原則,既要注重教育共同體名優校對薄弱校、新建中小學和幼兒園的“輸血再造”,更要注重薄弱、新建中小學校和幼兒園“自我造血”、自我發展能力的培育,最終實現優質基礎上的協同共進;堅持共同發展與特色發展相結合原則,通過理念、資源、方法、成果、品牌的共建共享,構建教育共同體發展新格局。
據介紹,“名優校+”教育發展共同體,主要推行“三種模式”。一是領辦型。通過名優校設立分校區、薄弱學校委托名優校管理、新建學校劃歸名優校管理等方式組建。各縣(市、區)要按照地理位置相對集中原則,由名優校牽頭領辦,推動實現資源管理一體化、內部管理一體化、課程教學一體化、教師發展一體化、考核評價一體化。二是“5G+”型。依托互聯網信息技術,鼓勵不同縣(市、區)學校之間、市屬學校與縣(市、區)學校之間廣泛開展“5G+”專遞課堂,深化教育辦學合作,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利用效益最大化。三是互促型。通過多校協同、區域組團、同學段聯盟、跨學段聯合、多法人組合等方式,發揮各自辦學優勢,推動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實現共贏。
泉州市教育局局長劉殊芳表示,教育發展共同體是緊密型、常態化的深入合作。共同體學校將努力構建線上線下的學習共同體,共同探索“5G+專遞課堂”的工作機制、教學教研新模式等,以“一校帶多點、一校帶多校”促進城鄉優質資源共享,推動教育教學工作的高質量發展。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