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梁丹 焦以璇)“‘雙減’政策實施以來,得到了絕大多數教師的理解和支持,但是教師負擔增加也很明顯,給教師身心健康、專業發展和隊伍穩定造成了不利影響。”全國政協委員、華東師范大學副校長戴立益建議,通過廣泛引入社會力量參與課后服務、完善教師評價標準和評價、提高教師待遇或增加教師編制等方式,積極應對“雙減”后教師負擔增加的問題。
調研中,戴立益發現,“雙減”后教師工作時間普遍延長。他認為,這部分增加的工作量應該有合理的回報機制,或者有教師編制補充機制。他建議,切實提高教師待遇或增加教師編制,給予教師合理報償,減輕工作壓力。
戴立益表示,還可以通過廣泛引入社會力量參與課后服務,減輕教師額外負擔。“課后服務主要是安排學生完成作業、自主閱讀,以及娛樂游戲、拓展訓練、開展社團及興趣小組活動等,這些安排可以與社會力量合作,包括高校、圖書館、少年宮、美術館等。”
在戴立益看來,如何在“雙減”下促進教師專業能力提升,關鍵是要完善教師評價標準和評價方式。
“‘雙減’政策明確規定全面壓減作業總量和時長,這就要求教師提高作業設計質量、加強作業完成指導。相應地,作業設計和指導能力也理應成為教師評價的重要內容,以此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戴立益表示,學校在評價教師時,應將個體評價與團體(學科組、年級組)評價結合起來,并表彰和激勵那些能夠很好地聯結“基礎性作業”與“個性化作業”的個人和集體,從而引導學校整體性提高作業管理的質量。
“雙減”下,教師面臨著作業設計和管理、信息化技術平臺使用等更多更高的專業要求,戴立益強調,完善教師評價標準和方式是推進“雙減”的重要保障。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