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尹曉軍 通訊員 王雙平李佳 閆博)近年來,甘肅省政府結合“為民辦實事”項目啟動實施了“溫暖工程”,會寧縣被納入首批實施縣(區)。至此,全縣農村中小學校、幼兒園結束了冬季“燃煤時代”,辦學條件進一步提升,干凈衛生的暖氣片裝進了學校的教室宿舍,農村娃在寒冷的冬日里也擁有了溫暖的學習和住宿環境。
丁家溝鎮初級中學曾經一到冬天,教室就“冰冰涼”,孩子們不得不通過跺腳、搓手保暖。得益于“溫暖工程”的實施,這樣的場景一去不復返了。“目前,我們運行兩種電采暖模式,教學樓上是量子能電鍋爐加熱的普通水暖,學生公寓樓上是電熱片采暖。”據會寧縣丁家溝鎮初級中學校長孫琳介紹,使用電采暖后,每到冬季,每一間教室和學生宿舍的溫度都非常適宜,早晨和晚間室溫始終能夠保持在20℃—23℃,學生的學習生活條件舒適,學校的辦學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
會寧縣北部河畔鎮中心小學,位于操場一角的空氣源熱泵供暖系統設備正在運行。該設備全自動運行,不需專人值守,具有一鍵控溫、無燃燒排放物質等智能化、環保無公害的特點,讓校園冬季采暖更便捷、衛生。“我們學校以前是燃煤鍋爐,能量消耗大、環境污染大,2018年改造成空氣源熱泵,經過這兩年的實際運用,效果非常好。”該校副校長蔣有龍說。
從最初架鐵皮爐用柴火,到之后鍋爐房燒煤炭,再到現在清潔、方便的空氣源熱泵,河畔鎮中心小學教師張麗見證了學校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剛工作的時候,用的是火爐,導致教室非常臟亂,坐在教室后面的學生根本感受不到熱度。現在,這種新式的供暖設備讓教室隨處都能感受到恒溫,非常干凈舒心,‘溫暖工程’為我們師生帶來了溫暖。”
“我們根據各個學校實際情況,采用空氣源熱泵供暖、碳纖維電暖氣片、量子能供暖和電鍋爐等供暖形式,使全縣2萬多師生享受到了‘溫暖工程’的實惠。”據會寧縣教育局項目辦副主任馬維禹介紹,自2018年起,會寧縣對農村學校冬季取暖方式和設施進行全面升級改造。截至目前,全縣共完成農村中小學采暖改造學校52所,實實在在保證了每間教室都溫暖,每個孩子都不受凍,“溫暖工程”用溫度搭起了傳遞愛的“橋梁”。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