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是黨和國家最深厚的根基。
2021年,省委按照中央部署,圍繞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的要求,精心組織實施、從嚴從實推進黨史學習教育。省紀委監委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群眾呼聲,從群眾反映強烈的具體問題入手,持續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不正之風,持續推動解決群眾“痛點”問題。
“糾治教育亂收費問題”是省紀委監委領導班子“我為群眾辦實事”重點項目之一。省紀委監委以糾治整改萬榮縣實驗中學亂收費、課外輔導等問題為切口,責成萬榮縣在全縣范圍內開展為期3個月的專項摸排整改,對發現的“有償補課”“侵害學生、家長利益”等問題,責令退回亂收費項目款項,責令3名在校外學科類培訓機構代課老師及時退出。同時督促省教育廳履行行業系統監管職責,在全省范圍內加強對教育亂收費問題的整治力度,健全長效機制。
緊密結合黨史學習教育,省紀委監委健全完善損害群眾利益問題治理機制,扎實開展重點專項工作,圍繞“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按照省委部署,牽頭組織、督促推動“房屋產權登記確權頒證清零行動”,全省為群眾辦理不動產登記證178.5萬余套;牽頭組織17個省直單位持續深化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專項整治工作,有效解決教育醫療、養老社保、生態環保、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安全、執法司法等領域46個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紀委監委主動出擊,牽頭協調,對欺詐騙保行為持零容忍嚴打態勢,最終使欺詐騙保、過度醫療等現象得到有效遏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勢頭也得到根本扭轉。”長治市醫保局基金監管科科長韓軍說。
發生在基層的“微腐敗”,被形象地比喻為“雁過拔毛”。“毛”雖小,拔掉的卻是群眾“最后一公里”的獲得感,損害的是群眾最直接感受的黨風、政風。一些醫療機構和個人把老百姓的“救命錢”當成“唐僧肉”,啃噬醫保基金的有效使用。長治市紀委監委將“規范醫保基金高效合理使用”列為“我為群眾辦實事”重點項目,強力推動醫保基金監管責任落實,嚴打欺詐騙保行為,促進醫保基金高效合理使用,為人民群眾守好、用好了“救命錢”。
人民群眾反對什么、痛恨什么,我們就堅決防范和糾正什么。居民醫保、鄉村振興、防汛救災、涉黑涉惡,這是群眾關心的領域,也是紀檢監察機關著力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的重點領域。一年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持人民至上,順應人民群眾新期待,有什么問題就著力解決什么問題,什么問題突出就重點整治什么問題,用實際行動落實黨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是我們黨向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省紀委監委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組織開展過渡期專項監督,推動“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四個不摘”等政策措施穩定落實,了解核實農村人居環境設施閑置問題,全省查處相關問題1449個,批評教育幫助處理2320人,防范返貧風險,推動鄉村振興。
面對汾河流域50年來最強秋汛,省紀委監委把監督觸角延伸到防汛最前沿、第一線,緊盯受災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和基礎設施修復、防汛救災資金撥付使用、復工復產復學、農業生產、災后防疫等情況,加強跟蹤監督、精準監督,推動各項政策措施落實落地,確保受災群眾吃得飽穿得暖、有病能及時就醫、遇到困難有人幫、房屋損毀倒塌的能夠搬入新居,以嚴明的紀律為防汛救災和災后恢復重建工作保駕護航。
圍繞“沙霸”“礦霸”等黑惡勢力背后的腐敗和“保護傘”問題,省紀委監委常態化推進掃黑除惡打“傘”破“網”工作。圍繞侵害群眾利益突出問題,全省集中辦結涉紀重復信訪舉報1444件、推動化解矛盾糾紛1351件,積極穩慎推動解決矛盾突出村的問題,查處民生領域“微腐敗”案件12019件、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18895人,以扎實作風維護群眾合法權益。
通過一個個案件、一項項整治、一次次監督,紀檢監察機關持續凈化基層政治生態,切實維護群眾利益,把好事實事做在群眾身邊、做到群眾眼前、做進群眾心坎。如今,惠民政策落實了,群眾訴求解決了,干群關系密切了,黨風政風煥然一新,社風民風持續向好,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記者楊文俊)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