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新辦就文化和旅游賦能全面小康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文化和旅游部部長胡和平、財務司司長馬秦臨、藝術司司長明文軍、公共服務司司長李宏、資源開發司司長單鋼新出席發布會并作相關介紹。
胡和平在會上透露,近年來,鄉村逐漸成為人們休閑度假的好去處。文旅部積極推動鄉村旅游與鄉村振興、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培育了一批生態美、生產美、生活美的鄉村旅游目的地,遴選出全國鄉村旅游重點鎮(鄉)100個、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1199個。2019年,我國鄉村旅游接待人次達到了30.9億,占國內旅游人次的一半。
同時,據單鋼新介紹,文旅部近年來還著力豐富旅游產品供給,提升旅游品質,改善旅游環境,不斷滿足大眾日益增長的旅游新期待。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堅持觀光休閑并進,推動旅游產品提質擴容。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品牌建設為抓手,積極推動旅游景區挖掘文化內涵,通過提質擴容推動轉型升級。同時,也引導各地積極建設旅游度假區,豐富休閑度假產品體系,使傳統的觀光旅游與休閑度假齊頭并進。截至目前,全國已有A級旅游景區1.3萬多家,其中5A級景區306個;國家級度假區45個,省級旅游度假區583個。
二是圍繞百姓需求變化,推動業態創新創意。大力發展紅色旅游和鄉村旅游,傳承紅色基因,助力老區發展,推出了300家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還有1299個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鎮。圍繞著大眾旅游新需求,引導有條件的地方積極發展冰雪旅游、工業旅游、體育旅游,推動旅游文創、旅游演藝、房車露營、沉浸式體驗等這些旅游新產品新業態的發展,以點帶面,連點成線,推出“走進大國重器”“感受中國力量”“最美鄉村”“田園詩畫”等一系列主題鮮明的精品旅游線路,不斷豐富大眾的旅游新體驗。
三是圍繞國家戰略,加強部門協作,推動產業繁榮發展。文旅部加強產業統籌和部門協調,出臺了關于鄉村旅游、生態旅游、研學旅游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同時,加強市場監管,提升服務質量,不斷優化旅游產業布局和產業發展環境。并會同發改委、財政部等部門通過“十三五”文化旅游提升工程和旅游發展基金等渠道,支持地方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超過180億元,特別是中西部還有革命老區的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得到了明顯改善。
四是聚焦旅游為民惠民,推動發展成果共享。文旅部積極推動國有景區門票降價,推動5000多家博物館、紀念館、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免費開放,倡導各地在節假日、淡季推廣開展旅游惠民活動,為兒童、老年人、軍人等特殊群體實行免票等。這些措施不僅有效釋放了旅游消費潛力,也讓人們實實在在地分享到了改革發展的成果,不斷提升老百姓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此外,在智慧旅游方面,為了推進預約旅游、錯峰出行,文旅部印發了《智慧旅游景區建設指南》。截至目前,全國提供在線預約服務的A級旅游景區已經超過了6000家。在5A級景區中,除了開放式景區外,均已實現了分時預約。4A級景區線上預約的覆蓋率也超過了75%,國有旅游景區將于今年年底全部實現在線預約預訂服務。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