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6個城市上半年GDP超萬億,上海超過了2萬億;南京兩年平均增速達7.3%,在前十城市中領跑。
上半年主要城市的GDP數據已經陸續出爐。
根據第一財經記者梳理統計,上半年GDP前十城市分別是: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重慶、蘇州、成都、杭州、武漢和南京。其中,有6個城市上半年GDP超萬億,上海超過了2萬億;南京兩年平均增速達7.3%,在前十城市中領跑。
上海上半年GDP超2萬億
數據顯示,上半年,上海、北京、深圳和廣州四大一線城市位居GDP總量前四。其中,上海上半年GDP突破了2萬億的大關,達到了20102.53億元。
上海的成績單呈現諸多亮點,尤其是在消費方面,上半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048.4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0.3%,兩年平均增長7.6%,總量繼續位居全國第一。
目前,上海消費供給引領潮流,世界知名高端品牌集聚度超過90%,首店、旗艦店數量居全國第一,國際品牌紛紛選擇上海開展新品首發活動。據中商數據統計,今年上半年上海市新設各類首店513家,同比增長60.3%,基本恢復至疫情前水平,全年首店數量有望突破1000家。
上半年,北京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228.0億元,位居第二。北京上半年全市第三產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0.1%,兩年平均增長3.3%。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實現增加值3500.9億元,同比增長17.2%,兩年平均增長12.7%;金融業實現增加值3698.1億元,同比增長5.0%,兩年平均增長5.3%;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實現增加值1538.4億元,同比增長5.5%,兩年平均增長0.5%,三個行業對服務業增長的貢獻率超過五成。
來自華南的兩個一線城市深圳和廣州分居三、四位。其中,深圳GDP達14324.47億元;廣州為13101.89億元,守住第四位置,5月下旬到6月的廣州本土疫情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總體可控。
近年來,廣州和重慶的GDP總量差距很小。2020年兩市GDP均超過2.5萬億元,廣州險勝重慶16.32億元,守住第四位置。今年一季度,廣州領先優勢擴大至408.84億元。不過由于疫情因素影響,上半年廣州的領先優勢縮小。數據顯示,上半年重慶GDP為12903.41億元,與廣州差距為198.48億元。
長三角發展快
重慶之后,蘇州上半年GDP達到了10684.66億元,繼續位居第六。作為工業大市,蘇州今年以來的工業增速十分亮眼。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市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9664.9億元,同比增長26.5%,兩年平均增長12.3%。全市35個工業行業大類中有31個行業實現兩位數增長,前十大行業中有六個行業產值增速超30%。
成都上半年實現GDP9602.72億元,位居第7。杭州、武漢、南京分列8到10位。
經濟增速方面,考慮到2020年一季度乃至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較大,因此,兩年平均增速更有衡量意義。從十強城市的兩年平均增速來看,有3個城市達到或超過了7%,分別是杭州、蘇州和南京,全部來自長三角發達地區。
其中,杭州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2306億元,占GDP的26.7%,同比增長16.7%;兩年平均增長13.6%,高于GDP增速6.6個百分點。相關產業中,機器人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8.2%,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產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25.2%和23.4%。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