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媽媽快看,我的耳朵長出來了!醫生用了什么魔法呀?以后再也沒人說我是沒有耳朵的小孩了!”今日,湖南省人民醫院整形與激光美容科病房里,10歲男孩小瑞(化名)對著鏡子反復打量自己的新耳朵,激動地與母親分享這份喜悅。記者了解到,這份驚喜的背后,是醫院團隊歷時一年、通過三期精密手術,為小瑞從“零”到“有”打造出形態與功能兼具的耳廓,讓他重獲自信人生。
小瑞家住婁底市漣源市,自出生起就患有先天性右側耳廓外觀異常。隨著年齡的增長,外形上的差異讓小瑞逐漸變得敏感、自卑,也成了父母心中的一塊心病。為了給孩子尋求專業治療,一家人幾經輾轉,來到湖南省人民醫院整形與激光美容科,希望能在這里為孩子“補”上缺失的耳朵。
入院后,整形與激光美容科主任李高峰立即帶領專家團隊對小瑞的情況進行了全面評估。考慮到家長對治療方案的擔憂,團隊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詳細講解手術流程、技術原理及預期效果,同時借助生物力學模擬與三維影像重建技術,為小瑞量身定制了獨創的分期塑形方案。“該方案不僅要保留組織活性,讓新生耳朵能和頭顱自然貼合,還要考慮孩子當下的恢復情況,更要預判十年后生長發育帶來的變化,每個細節都得經得起時間考驗。”李高峰介紹,從肋軟骨的精準取用到皮膚張力的動態調整,團隊每一步都反復推敲,力求達到最佳效果。
歷經12個月的精心籌備與三次精密無間的手術,團隊如同雕塑家一般,以嚴謹且有序的節奏層層推進手術:一期手術為新耳廓“打地基”,構建血運保障;二期手術“建框架”,搭建出立體的耳廓支架;三期手術“精裝修”,通過精細操作完善耳廓的美學細節。最后,當繃帶緩緩揭開時,一只形態逼真、觸感柔軟的新耳朵躍然眼前,在場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這不僅是醫學領域重大的突破,更是一個孩子重獲自信的嶄新起點。
“現在,孩子每天都要照十幾次鏡子,走路都昂首挺胸的,整個人像換了個人似的!”小瑞的母親看著孩子的變化,激動得眼眶泛紅,“千言萬語難表感激之情,能遇到這么技術精湛的團隊,是孩子和我們家庭的幸運,真的謝謝你們!”
李高峰介紹,此次手術采用自體肋軟骨作為耳廓支架,能最大程度保障安全性,同時通過微創技術將取骨創傷控制在2至3根軟骨范圍內,就像在墻壁上取走幾塊磚卻不影響整體穩固一樣,既能滿足手術需求,又能減少對孩子身體的影響。
“7至14歲是先天性耳廓畸形患兒的黃金干預期。”李高峰提醒,這個階段孩子的肋軟骨彈性最佳,耳再造材料優先選擇自體肋軟骨,安全性更高,且術后恢復能與生長發育同步,能讓耳廓形態隨著身體成長自然適配。李高峰也呼吁社會各界給予先天性畸形患兒更多理解與支持,讓他們在關愛與先進醫療技術的助力下,自信擁抱未來。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信息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