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2007年成立的納百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納百川”),在陳榮賢家族的帶領下一路闖向資本市場。深交所官網顯示,納百川創業板IPO于8月28日上會迎考。
據了解,納百川專注從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熱管理、燃油汽車動力系統熱管理及儲能電池熱管理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電池液冷板、電池集成箱體、燃油汽車發動機散熱器、加熱器暖風等。公司IPO于2023年9月27日獲得受理,當年10月23日進入問詢階段,排隊至今已近兩年時間。
(資料圖片)
從業績表現來看,本次沖擊上市背后,納百川近年來凈利波動較為明顯。
財務數據顯示,2022—2024年,納百川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約為10.31億元、11.36億元、14.37億元;對應實現歸屬凈利潤分別約為1.13億元、9825.49萬元、9542.88萬元,接連下降。不過,進入2025年,公司業績表現有所回暖。
招股書顯示,2025年上半年,納百川實現營業收入為7.4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5.88%;扣非后歸屬凈利潤為3128.28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9.14%(未經審計,但已經申報會計師審閱,并出具《審閱報告》)。另外,公司預測2025年度實現營業收入17.37億元,較去年增長20.86%;預測2025年度歸屬凈利潤為1.05億元,較去年增長9.72%;預測2025年度扣非后歸屬凈利潤為1億元,較去年增長14.05%。
需要指出的是,報告期內,納百川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22%、19.43%、17.54%、14.34%,接連走低。“主營業務毛利率接連走低會直接壓縮利潤空間,削弱盈利能力;同時還可能降低企業價格競爭力。”天使投資人、資深人工智能專家郭濤表示。
IPO上會前,納百川在今年8月21日最新披露的上會稿中,對公司本次沖A的募投項目進行了縮減。
據納百川2025年8月13日披露的招股書(申報稿),公司原計劃募集資金8.29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將運用于納百川(滁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產360萬臺套水冷板生產項目(一期)、納百川(泰順)新能源有限公司泰順生產基地擴產項目、補充流動資金,擬投入募集資金金額分別約為5.79億元、1億元、1.5億元。
而在最新披露的上會稿中,納百川取消了原定募投項目中的納百川(泰順)新能源有限公司泰順生產基地擴產項目,公司募資金額也隨之縮減1億元至7.29億元。
“取消募投項目可能是基于項目評估后的審慎判斷,也可能是為了聚焦主營業務、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的策略調整。”知名商業顧問、企業戰略專家霍虹屹表示。
另外,納百川對寧德時代的銷售依賴情況一直是深交所關注的重點。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寧德時代一直為納百川第一大客戶,除向寧德時代直接銷售外,公司主要客戶中寧德凱利、寧德聚能、浙江敏盛系電池箱體生產企業,其向公司采購電池液冷板后與電池箱體進行組裝,最終銷往寧德時代。報告期內,公司直接銷售及通過電池箱體廠等配件商間接向寧德時代供應產品的營業收入占比分別為53.73%、48.94%、48.21%、44.39%。
對此,深交所在意見落實函中曾要求納百川說明公司對寧德時代的重大依賴是否對公司持續經營能力構成重大不利影響。
納百川表示,公司與寧德時代之間已形成了互利共贏的合作關系,雙方合作具有穩定性及可持續性。公司對寧德時代的重大依賴不會對公司的未來持續經營能力構成重大不利影響。
控制權方面,截至招股書簽署之日,陳榮賢為納百川的控股股東,陳榮賢、張麗琴、陳超鵬余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其中陳榮賢和張麗琴系夫妻關系,陳超鵬余系陳榮賢與張麗琴之子,前述三人直接持有和間接控制公司合計55.58%股份。
針對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向納百川方面發去采訪函進行采訪,但截至記者發稿,未收到公司回復。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信息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