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
(資料圖片)
金學汎,男,32歲,韓國京畿道人,湖南中醫藥大學中醫兒科學碩士研究生。
【他說】
中醫博大精深,我要以探索的心態去學習中醫,助力兒童健康。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楊云龍
“小金,你來試試把脈。”7月16日下午3時許,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中醫兒科專家謝靜教授的診室里,有不少跟診學習的學生,金學汎也在其中。作為一個韓國人,東方面孔讓他在學生中并不違和。更多時間,他都在靜靜觀察老師的手法,接到老師的指令再“上手”。
尋醫治病 “中醫的奇妙能量徹底征服了我”
“我14歲從韓國京畿道來到中國北京求學,如今已是湖南中醫藥大學中醫兒科學的碩士研究生。”32歲的金學汎戴著一副眼鏡,或許是靦腆的性格使然,或許是學中醫兒科的原因,他說起話來輕聲細語。
“我小時候身體弱,跟著父母輾轉于各大醫院的經歷,在我心里埋下了探索生命科學的種子。”說起學中醫的原因,金學汎說,把脈時,中醫師的手指輕輕搭在他的手腕上,仿佛能透過皮膚感知他身體的每一個細微變化;推拿時,中醫師的手法溫暖而有力,讓他感覺身體里的每個細胞都被溫柔喚醒;艾灸的溫熱感,讓他仿佛置身于一個溫暖的懷抱中;拔罐則是另一種奇妙的感覺,皮膚被輕輕吸起的瞬間,仿佛所有壓力都被吸走了。這段尋醫治病的經歷,讓他對中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讓他下定決心學中醫的關鍵點出現在高中時期——在一位中醫師的治療下,他先天斜視的很多癥狀有很大改善。“那種經絡間流轉的奇妙能量,徹底征服了我,也讓我高考后毅然報考了上海中醫藥大學。”金學汎說。
學習中醫后,金學汎才意識到學中醫比他想象的難多了。首先是語言關,為了跟上學習進度,他每天放學回到宿舍都要學到很晚。一開始面對《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這些典籍“云里霧里”,不想放棄的他就泡在中醫典籍里越學越深:學到穴位、藥材、病理等中醫專業術語時,用錄音筆錄下上課內容,回來再復習、查字典、反復抄寫;學習針灸、推拿等技術時,在自己身上做實驗;為了分清楚中藥材,買來放在宿舍觀察,記特征、做筆記,觀看中藥材知識相關視頻,加深印象。
金學汎說:“我嘗過病人的苦,理解病人的痛,因此我努力學習,希望自己有真本事幫助患者。”
長沙讀研 喜歡孩子的他選了中醫兒科學
帶著對中醫的熱愛,金學汎在上海中醫藥大學讀完5年本科、在《黃帝內經》的陰陽五行中打下堅實基礎后,2023年來到湖南中醫藥大學攻讀碩士,選的方向是中醫兒科學。
“中醫博大精深,湖南的中醫藥文化底蘊深厚,能來長沙學習原汁原味的中醫藥,跟隨湖南中醫名家研究中醫兒科,我真的很幸運。”金學汎說,他很喜歡小朋友,看到小朋友生病難受,他總想為他們做點事。而且,中醫兒科學結合了傳統中醫的智慧和現代兒科醫學的需求,是一個充滿挑戰和機遇的專業。
中醫是一門經驗學科,針灸、推拿更需要實操訓練。金學汎不僅專注于學術研究,也注重實踐,目前正在湖南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輪崗學習。“在中醫兒科診室,一個抽動癥患兒在老師的悉心治療下癥狀明顯改善,這種場景讓我更加堅定了為中醫兒科貢獻一份力量的決心。”他說。
到長沙后,金學汎立馬喜歡上了這個城市。“長沙有山有水有洲有城,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絕美的自然風光和讓人垂涎三尺的美食。你可以到橘子洲頭感受偉人豪情,到岳麓書院品味千年文脈,到馬王堆漢墓見證西漢奇跡,到太平老街體驗市井煙火……”金學汎覺得長沙的人非常好,他融入長沙環境并沒有花很長時間,還在網上結識了幾個愛好音樂的長沙人,組建了一個“幻光旅樂隊”。學習、工作之余,他們一有時間便聚在一起排練、演出。
“升級”父親 想在中國當一名中醫大夫
在導師的耐心指導下,金學汎逐漸掌握了“望、聞、問、切”的精髓。案頭的針灸銅人不僅是他的學習工具,更是生活伙伴;氣溫降低時,自己煮的桂枝湯比感冒藥更能溫暖身心;用針灸等中醫療法為家人調理身體,是金學汎對家人表達關心與愛意的一種方式。這種將醫學智慧融入生活的體驗,讓他對中醫“治未病”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學習中醫的日子里,金學汎邂逅了一位溫柔賢淑的貴州姑娘。兩人一起參加音樂會、參加小區里的志愿者活動、到養老院為老年人義診……2023年8月,他們在貴陽組建了一個小家庭。就在上個月,他們擁有了一個漂亮的“小公舉”。
7月21日,記者再次聯系到金學汎,把寫好的稿件發給他確認時,他告訴記者自己回貴陽了,“我女兒滿月,這是你們送給我和家人最好的禮物!”
“我在中國生活得很幸福,妻子和孩子就是我最堅實的后盾。我會在學習中醫這條路上繼續走下去,以探索的心態去領悟中醫藥文化的奧秘。”金學汎說,明年研究生畢業,他要參加中國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并計劃繼續在中國深造,將來在中國當一名中醫大夫,為促進兒童健康探索更多可能。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信息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