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研學路線中的有趣小景引起了孩子們的濃厚興趣。 記者 倪黎祥攝
本報訊(記者 嚴松)蘇州古城有著2500多年的歷史,留存著豐富的城市遺產。隨著經濟的發展,如今古城衍生出更具朝氣的潮流文化。古今文化在這里匯聚、交流,讓新老蘇州人都能感受到這座城市的魅力。昨天,在蘇州古城核心,“非遺所思”研學線路正式開啟,江南織造署舊址、蘇州昆劇傳習所、蘇面傳習所等極具江南韻味的研學點位,吸引了眾多家長帶著孩子報名參加,用腳步探索古城的深厚底蘊。
蘇州是中國“四大綢都”之一,自古絲織業發達,為中國絲織中心之一。作為百年名校的江蘇省蘇州第十中學校曾是蘇州織造署的西花園。當天,十中教師金泓詳細了講解了關于蘇州絲綢的故事,家長和孩子們一邊參觀一邊學習,都被深厚的絲綢文化所吸引。
蘇州昆劇傳習所是讓昆劇“起死回生”的地方;蘇面傳習所是蘇式面傳承創新的據點,當天,家長和孩子們從戲曲到飲食,深度了解了蘇州深厚的文化底蘊。作為蘇式面標準制定項目的主導單位,蘇面傳習所負責人肖偉民介紹,該單位著力讓廣大市民及外地游客解蘇式面的歷史沿革與發展軌跡,推動蘇式面的傳承與創新。
“作為姑蘇子城所在地,雙塔街道轄區內的資源十分豐富。”姑蘇區雙塔街道文化站站長季趙量告訴記者,除了豐富的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十全街等網紅街巷的火爆,也吸引了眾多美術館、咖啡店等文藝、潮流元素,這讓子城真正擁有古今"雙面繡",“今年暑假,我們針對美術館、書店、市集等不同資源,推出‘美美與共’‘妙筆生輝’‘江南文脈’等眾多研學路線,受到了家長們的熱烈歡迎。”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