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從本土文化中汲取更多精神內涵,為賦能相城城市品質提供文化基因。近日,相城區本土文化保護傳承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發布,未來三年,相城將系統性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創新性傳承本土文化,全面提升相城城市軟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為蘇州打造“文化強市”,建設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作出相城貢獻。
中國民間文藝之鄉、中國民間戲曲文化之鄉(北橋街道)、中國陽澄湖清水大閘蟹之鄉、中國淡水珍珠之鄉……相城擁有深厚的歷史底蘊,豐沛的文化資源。截至目前,相城區擁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6處、市級控保單位3處,備案博物館2家,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54項,其中御窯金磚制作技藝、圣堂廟會為國家級非遺項目。
當前,相城人正奮力拼搏,圓千年筑城夢于今朝。根據行動計劃,未來三年,相城將明確構建相城歷史文化的保護傳承體系,圍繞“蘇式生活,雅韻相城”品牌,持續梳理相城文化肌理,更新一批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文化服務載體、創作一批具有本土文化肌理的文藝作品、打造一批“文化+”新業態,以文化賦能城市發展,助力相城“雙中心”建設。根據細化目標、深挖潛力,相城將在本土文化、公共配套、文化產業、品牌影響等方面持續發力。
讓本土文化更加豐厚。相城將推動元和塘古窯遺址完成一期考古發掘工作,啟動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相城非遺項目達到60項,完成本土文化題材作品創作8個。
不斷優化公共文旅設施建設。到2025年,相城將新建、改建專業性綜合文化服務設施5處以上,人均接受文化場館服務次數達7次。
文化產業量質齊升,形成特色鮮明、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文體旅產業體系。到2025年,數字文化創意產業重點企業達到320家,規上文體旅企業達130家以上,建成1家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1家省級、3家市級重點文體旅產業載體,形成以數字文化產業為主導,工藝美術、創意設計、文化旅游等同步發展的現代化產業結構。
品牌影響顯著增強。到2025年,將創建省級文旅融合示范區,爭創國家級鄉村旅游重點村1處,省級鄉村旅游重點村1處,省級工業旅游示范區1處,打造蘇州相城國際文化藝術節、馮夢龍中秋燈會、沈周藝術節、文徵明月等多個本土文化品牌活動;打造“吳門望亭”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樣本。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