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汪青 臨近歲末,支付行業再添一張千萬級罰單。
(資料圖片)
11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發布的行政處罰信息顯示,距離續展不足兩月的百聯優力(北京)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聯優力”)因4項違法行為被警告并合計被罰沒6489.3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業內首次因未落實防范電信詐騙風險相關要求而被罰的支付公司。記者注意到,在網絡平臺上關于“百聯優力為賭博和詐騙跑分等不法平臺提供支付通道”的投訴不在少數。
針對目前整改情況等具體內容,記者致函百聯優力,但截至發稿尚未得到回復。
“按照以往案例來看,即使收到大額處罰也不會直接影響到支付牌照的續展。主要是由于從實際處罰到公布需要經歷一段時間發酵,完成整改后大部分支付機構續牌都能予以通過。但是考慮到百聯優力在今年十月份被列為執行人,最終能否順利續展還需時間驗證。” 博通咨詢金融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在11月21日接受采訪時表示。
4項違法行為
根據處罰信息顯示,百聯優力存在的違法行為包括:1.未落實防范電信詐騙風險相關要求;2.未落實商戶實名制管理要求;3.未落實商戶結算管理要求;4.未落實外包管理相關規定。
對于上述違法行為,央行決定沒收百聯優力違法所得約3092.7萬元,并處罰款約3396.6萬元,罰沒合計約6489.3萬元。
本張罰單采取雙罰制。法定代表人井廣濤對百聯優力“未落實防范電信詐騙風險相關要求;未落實商戶實名制管理要求;未落實商戶結算管理要求。”等違法事實負有責任,也一并遭到處罰,被罰25萬元。
對此,王蓬博認為,“實際上,公司前兩年開始就持續被投訴為賭博和詐騙跑分等網站提供支付通道,這方面一直是央行對支付機構管理的紅線之一,且違法金額較大,估計這也可能是形成超6000萬大規模罰款的主要原因之一。”
記者注意到,在投訴平臺上關于百聯優力“為賭博和詐騙跑分等不法平臺提供支付通道”的投訴案例并不在少數。
公司官網介紹,百聯優力于2002年5月16日在北京注冊成立,注冊資本為1億元,于2013年獲得中國人民銀行頒發的《支付業務許可證》,可以開展全國范圍內的互聯網支付業務,并于2018年1月獲批續展至2023年1月5日。
公司股東包括北京創新樂知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維拉特(北京)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以及多位自然人。主要通過“百利寶”品牌開展業務,提供快捷支付、網關支付、代收代付、集團資金歸集等支付服務。在涉足支付業務前,百聯優力是一家投資公司,最廣為人知的標的便是“視覺中國(000681)”。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罰單前,百聯優力還曾被列為被執行人。根據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信息顯示,百聯優力成為被執行人,執行案號為(2022)京01執1150號,立案時間為2022年10月10日,執行標的3.3億元,而該筆執行因股權轉讓糾紛引起。
迎續展大考
據悉,未落實商戶實名制和結算管理要求一直都是對互聯網持牌支付機構亂放通道的處罰依據之一。而此次百聯優力因未落實防范電信詐騙風險相關要求被罰,則是業內首次出現。
“實際上央行對防范電信詐騙一直都比較重視,曾經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支付結算管理防范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有關事項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加強賬戶實名制管理、加強轉賬管理、強化特約商戶與受理終端管理,保證交易信息的真實、完整和支付全流程中的一致性。”王蓬博認為,隨著監管層面對反詐重視的升級,預計未來此條款也將成為支付機構被處罰的主要依據之一。
2016年,央行就下發《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加強支付結算管理防范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有關事項的通知》(銀發〔2016〕261號),以加強支付結算管理,防范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保護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和合法權益。
2019年,央行再發《中國人民銀行關于進一步加強支付結算管理防范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有關事項的通知》(銀發〔2019〕85號),以有效應對和防范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新形勢和新問題。
而即將在12月1日執行的《反電信網絡詐騙法》從第十五條到第二十條對金融治理相關要求顯示支付機構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完整、準確傳輸直接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商戶名稱、收付款客戶名稱及賬號等交易信息,保證交易信息的真實、完整和支付全流程中的一致性。
10月被列為執行人,11月收6500萬元巨額罰單,距離續展大考已不足兩月的百聯優力,支付牌照能否保得住尚存在變數。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行政許可實施辦法》第二十四條規定顯示,中國人民銀行及其分支機構在審查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作出中止審查的決定:(一)申請人因涉嫌違法違規被中國人民銀行或者其他行政機關調查,或者被司法機關偵查,尚未結案,對行政許可事項影響重大的。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