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彬(中國民生銀行(600016)首席經濟學家)
王靜文(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宏觀研究中心主任)
三季度我國經濟整體延續恢復態勢,3.9%的季度同比漲幅基本符合預期。前三季度累計同比增長3.0%,比上半年加快0.5個百分點。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從生產角度看,第一產業對累計GDP貢獻率為9.3%,低于上半年的10.7%,應與南方地區的高溫干旱有關。第二產業貢獻率為48.8%,略高于上半年的48.7%,其中基建投資加速帶動建筑業貢獻率由7.0%上升至10.5%,但工業由43.3%下降至40.0%。第三產業貢獻率為41.9%,高于上半年的40.6%。其中房地產業、住宿和餐飲業,以及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這幾大行業拖累減弱或貢獻上升。
從支出角度看,最終消費對累計GDP貢獻率為41.3%,高于上半年的32.1%,消費在三季度整體呈好轉趨勢,貢獻進一步加大。資本形成總額對累計GDP貢獻率為26.7%,低于上半年的32.1%,應主要受到房地產開發投資拖累。凈出口貢獻率為32%,低于上半年的35.8%。隨著外需放緩,凈出口的貢獻率呈下降之勢。
總體來說,三季度受疫情、高溫限電、地產低迷等因素拖累,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下沿。但隨著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政策不斷發力,內需漸進復蘇,推動經濟保持恢復向好態勢。
具體到9月數據,主要表現為五個方面特征:
一是服務業和消費仍需要進一步提振。9月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1.3%,低于上月的1.8%;社會消費品零售同比增長2.5%,降至6月以來的最低增速。這兩類指標的回落均與受疫情沖擊有關。
9月國內部分地區疫情仍呈多點散發、多地頻發態勢,從而對服務業以及線下接觸型消費形成了較為明顯的抑制。
二是工業生產和制造業投資加速。9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3%,較上月加快2.1個百分點。1-9月制造業投資增速同比增長10.1%,高于1-8月的10.0%,均好于市場預期。
9月高溫結束疊加生產旺季,企業正在開足馬力加快生產。其中專用設備、通用設備以及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同比增速加快,汽車制造業增速略有回落,但仍保持在23.7%的年內次高水平,顯示產業升級速度仍在加快。
受此影響,三季度工業產能利用率由75.1%回升至75.6%,制造業產能利用率由75.4%提升為75.9%,這也是制造業投資增速持續回升的重要原因。此外,監管層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于制造業尤其是設備更新改造的支持,以及貸款利率水平繼續走低,也助推制造業投資加速。
三是出口增速繼續回落。9月工業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同比名義增長5.0%,低于上月的5.5%;9月按美元計出口同比增長5.7%,僅高于4月增速。
9月出口增速回落,主要受到外需走弱制約。受發達經濟體持續大幅加息影響,其經濟景氣度持續走弱。盡管東盟等發展中經濟體對我國出口仍有所支撐,但難以完全對沖外需的整體性收縮,從而導致出口增速連續放緩。
四是基建投資仍處于較高水平。1-9月基建投資同比增長8.6%,較1-8月加快0.3個百分點,單月增速略有回落,但仍處于兩位數以上的增長區間,保持在年內次高水平。
9月以來,新增3000億元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和5000億元專項債結存限額加速落地,資金等項目和項目等資金情況都有緩解。9月建筑業商務活動指標由56.5%回升至60.2%,為近一年來最高水平,基建仍保持較快增長勢頭。
五是房地產市場仍在尋底。1-9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8.0%,低于1-8月的-7.4%,為2020年2月以來的最低累計增速,但9月當月開發投資降幅有所收窄。
從分項數據來看,9月當月商品房銷售略有好轉,進而帶動資金來源中以按揭和定金、預收款為主的其他資金來源降幅收窄。但房企對于未來預期仍然偏弱,9月新開工面積、施工面積降幅仍在40%以上。
整體來說,9月房地產調控政策繼續調整優化,階段性放寬部分城市首套房貸利率下限,首套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下調、換購住房個人所得稅退稅等優惠政策也接連推出。不過,散發疫情和居民收入增速放緩、預期不佳等因素仍然限制了房地產復蘇力度。
展望四季度,預計全球經濟放緩將會抑制經濟動能,但穩經濟政策作用繼續發揮,經濟增速會較三季度有所好轉,預計同比增速在4.0%至5.0%之間。
從不利方面看,四季度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出口增速放緩。隨著發達經濟體連續大幅加息,全球經濟正在明顯降溫,四季度出口面臨的挑戰將大于三季度。出口增速放緩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對部分制造業投資產生拖累。此外,進入冬季之后,仍需密切關注疫情因素對經濟運行的可能影響。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
這意味著政策將會加大穩內需的力度,預計基建投資將會繼續發揮托底作用,房地產市場也有望弱企穩,預計內需將會延續恢復態勢。不過,仍需看到,由于居民部門預防性儲蓄率仍處較高水平,加杠桿意愿不足,企業部門信心同樣需要整固,所以預計四季度經濟運行會略好于三季度,但要實現5.0%-5.5%的潛在增長水平仍需加大努力,下一階段還需通過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著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以及進一步提振市場信心。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