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記者 劉四紅)5月14日,2022清華五道口首席經濟學家論壇舉行,北大國發院副院長黃益平出席并演講。他直言到,經濟形勢已經到了應該采取不計一切代價政策的時候。最初是歐洲央行行長在歐債危機的時候提出來,當經濟面臨較大危機的時候應采取能采取的措施來穩經濟、金融。尤其是面臨系統性風險的情況下,杠桿率的問題、結構的問題或者是效率的問題,可能會變成第二位的考慮,應該把經濟或金融穩下來作為第一考量。
“我自己的觀察是我們2020年上半年的時候遇到過這樣的情況,這一次今年4月份的經濟數據又非常不好,可能要采取比較大力度的措施。但在每一次主要需要應對的問題不太一樣,這也意味著我們的措施需要有一些變化。”黃益平表示,在美國赤字危機的時候主要問題擔心的是系統性金融風險,所以當時采取措施的主要對象是一些具有系統重要性的金融機構。在2020年的時候也采取了力度比較大的措施,當時因為是新冠疫情,最主要的困難在微觀經濟,所以當時提出的是把握財政政策主體,有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最強有力的是金融政策,監管部門要求金融機構為中小企業提供大量的貸款,這個措施還是比較有效的。回過頭看2020年的時候中小企業貸款增長30%,2021年增長25%,最近的數據是今年第一季也有比較快的增長,經濟形勢不好、很困難,但是我們有很重要的政策因素在背后起作用。
現在進入第三個年頭,黃益平認為,還是應該采取一些不計一切代價的政策,意味著財政政策、金融政策都應該上,目前客觀的問題是:很多企業和家庭在抗疫抗到第三年時流動性變成了非常大的問題,如果這個流動性斷裂,即便他們的資產負債表沒有問題生存也會有困難,所以在這個時候可能需要采取一些更直接的措施,支持這些機構、支持老百姓(603883)的生活。只有采取更大力度的穩定經濟的措施,重點保障中小微企業特別是老百姓生活的穩定,然后才能考慮下一步的經濟復蘇。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