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至21日是第28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根據最新的數據顯示,我國10大高發癌癥中,包括胃癌、結直腸癌、食管癌、胰腺癌等消化道系統腫瘤占到全部癌癥發病率的接近五成。哪些是導致消化道腫瘤發生的高位因素?能否實現早診早治呢?
病從口入 警惕消化道腫瘤
胃癌在我國發病率居高不下,按照發病率測算,每年新發病例在40至50萬人。胃癌的發生與生活習慣密切相關,除了家族遺傳史外,喜愛吃煙熏、腌制、油炸食品,高鹽飲食都是引發癌變的重要因素。另外,幽門螺桿菌感染也是胃癌的重要誘因。
北京協和醫院腫瘤內科副主任趙林:WHO(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幽門螺桿菌感染是一類的致癌因素,有幽門螺桿菌的感染,可以去做清除,就能起到一定的預防的作用。
已有大量流行病學數據表明,負面消極的情緒,比如憂郁、悲觀、絕望、恐懼、失眠和心理失衡等因素會增加某些腫瘤發生風險和進展的可能性。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鏡科主任王貴齊:情緒、睡眠、焦慮這些問題長期導致了我們機體器質性,乃至腫瘤性病變的發生,熬夜、吃夜宵,這些也是導致腫瘤發生很重要的原因。
建議40歲以上無癥狀人群接受胃腸鏡檢查
早期消化道腫瘤沒有特別癥狀,容易被人們忽視。當患者出現疼痛、腹脹、嘔吐、消瘦等癥狀時,大多已中晚期。因此,建議40歲以上無癥狀人群接受胃腸鏡檢查,這是避免消化道腫瘤威脅生命的最佳途徑。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鏡科主任王貴齊:無論食管癌、胃癌和結直腸癌,它的發生和發展的過程都是多階段緩慢的過程,這個過程大概一般需要10年—15年,大多數從正常到癌前、到早期癌到中晚期癌,無論是篩查的技術還是內鏡的技術都能夠在早期和癌前發現并診斷和治療這些病變,應該說我們治療窗口也是非常明確的。
消化道腫瘤如果到了中晚期,即便是使用免疫治療和化療結合的方法,中位生存時間在18個月左右,可見,早診早治對消化道腫瘤至關重要。
北京協和醫院腫瘤內科副主任趙林:特別是在中國,可能絕大多數的病人發現的時候,都有可能是中晚期,就是他局部侵犯比較深,或者是淋巴結已經轉移了。我們都建議對這部分病人可能要先做一些,稱為新輔助治療。包括新輔助的放化療,我們把這個腫瘤進一步縮小,進一步降期,或者說我們充分觀察了它的生物學行為之后,再去做手術,我們認為這樣有可能比直接手術的效果會更好。
通過增強CT等檢測發現早期胰腺癌
胰腺癌也是消化道常見惡性腫瘤之一,素有“癌癥之王”的稱號。惡性腫瘤家族史、肥胖、慢性胰腺炎都是高危致病因素。
胰腺癌臨床癥狀隱匿且不典型,是診斷和治療都很困難的消化道惡性腫瘤。臨床中,有經驗的醫生可以通過化驗、B超等檢測顯示的蛛絲馬跡做到胰腺癌的早診早治。
北京協和醫院基本外科主任張太平:比如說腫瘤標記物還有肝腎功能,這些都可以對一些早期的病例有所提示。B超雖然對發現胰腺的惡性腫瘤,發現胰腺占位效果不是特別敏感,但是它可以發現一些比較間接的征象,比如說有胰管的擴張,膽管的擴張,B超還是相對比較敏感的。當然對胰腺的占位,應該說在門診最常用的檢查,就是做胰腺的增強CT。
胰腺腫瘤通常惡性度高,一旦出現上腹部和腰背部持續疼痛、經常拉肚子、消化不良、皮膚、鞏膜發黃,消瘦等癥狀,一般都是進展期腫瘤。
北京協和醫院基本外科主任張太平:對于暫時不能手術的病人,采取新輔助治療的方式,確實是病人的這種長期生存率有所提高,到目前為止,基本上胰腺癌5年生存率,按國際上最新的報道,已經達到了10%左右,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進步。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