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杜濤 在華夏新供給研究院4月16日舉辦的“2022年宏觀經濟形勢分析會”上,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馮俏彬表示,國家近期出臺了很多對沖經濟下行壓力的政策,比如緩交養老保險、擴大失業保險等。也有市場人士一再提出,疫情沖擊下,中低收入群體受到很大沖擊,應該進一步加強對他們的幫扶力度。
“這個觀點是對的,但怎么做比較好?”馮俏彬認為,對中低收入者群體進行幫扶,應該讓已有的保障制度力度更大一些,保障面更寬一些,把受到影響的人群盡可能保障起來。“比如失業保險、最低保障等,當經濟下行時盡量對這部分人群予以資助,以此發揮社會保障體系在經濟下行期的穩定器作用。”
在馮俏彬看來,今年財政政策在更加有所作為方面表現得非常積極,無論是在財政支出規模還是專項債券規模,又或者是在增值稅留抵退稅力度上均有很大變化,很大程度上已經發揮了總量政策的功能,而在貨幣政策方面,結構性特征也越來越明顯。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2年赤字率擬按2.8%左右安排;支出規模比去年擴大2萬億元以上;預計全年退稅減稅約2.5萬億元,其中留抵退稅約1.5萬億元,退稅資金全部直達企業。
“增值稅留抵退稅是今年穩定宏觀經濟的關鍵一招。”馮俏彬表示,今年的留抵退稅,與此前普通的減稅降費不一樣。留抵退稅不是有生產經營活動才給減稅降費,而是把以前生產經營活動中累積需要退稅的稅款還給企業,目前這方面預計金額是1.5萬億元,力度很大,特別是在操作層面上優先照顧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并為此做好了相應的政策安排。對于小微企業,還有廣大的制造業企業、實體經濟來說,留抵退稅政策會讓他們的現金流得到一定緩和。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