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北京,記者 張曉翀)訊,央行周五決定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此次降準共計釋放長期資金約5,300億元,精準匹配流動性缺口。
央行并表示,將繼續實施穩健貨幣政策。一是密切關注物價走勢變化,保持物價總體穩定。二是密切關注主要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調整,兼顧內外平衡。同時,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促進降低綜合融資成本,穩定宏觀經濟大盤。
精準匹配流動性缺口,后續仍有降準空間
信達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解運亮對財聯社表示,經測算,2022年全年銀行體系在央行的準備金賬戶上的長期資金缺口是1.5萬億左右,央行上繳1萬億利潤形成財政支出后補充流動性1萬億,剩余缺口為5,000億。此次央行選擇降準0.25個百分點,釋放資金5,300億元,精準匹配了剩余的流動性缺口。全年流動性缺口得以解決后,后續貨幣政策的發力方向將聚焦于寬信用。
財信國際經濟研究院宏觀團隊認為,當前金融機構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為8.1%,較2018年初降低近7個百分點,較疫情前降低幅度達2個百分點以上,整體準備金率水平并不高。此外,與其他發展中經濟體存款準備金率相比,當前國內存款準備金率的水平也不高,表明未來國內降準空間在縮小。但根據國內經濟形勢變化和逆周期調控需要,仍存在進一步下調的可能性。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也表示,現在存準率不高,從政策空間考慮,每次下調幅度收窄。此外著眼于兼顧內外平衡,貨幣政策實施比較審慎,也預示未來政策節奏將是"小步快走",相機而動。依據經濟金融走勢,二季度還有降準降息可能。
降準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創造積極條件
對于此次降準的目的,央行表示,當前流動性已處于合理充裕水平。此次降準即是優化金融機構資金結構,增加金融機構長期穩定資金來源,增強金融機構資金配置能力,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
降準還將引導金融機構積極運用降準資金支持受疫情嚴重影響行業和中小微企業。此次降準降低金融機構資金成本每年約65億元,通過金融機構傳導可促進降低社會綜合融資成本。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指出,在當前經濟發展面臨三重壓力的背景下,央行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適時降準體現了貨幣政策前瞻性,有利于穩定市場預期,增強市場主體信心,改善和擴大總需求,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創造了積極條件。
降準如何影響股債匯市
市場人士表示,降準有助于提振市場信心,助力資本市場平穩運行。A股流動性有望邊際改善,對估值形成提振;但債市總體面臨的壓力仍大,預計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短期仍有望維持在6.3-6.4附近維持橫盤震蕩。
財信國際經濟研究院宏觀團隊認為,對于股市而言,受益于貨幣寬松加力,同時逆周期政策加力將對部分行業板塊盈利改善形成支撐,預計基建、下游消費品制造、銀行等金融板塊有望迎來結構性修復行情。
嘉盛集團資深分析師Joe Perry表示,未來經常賬戶、資本賬戶的資金變化是判斷人民幣匯率的關鍵,二者都可能較去年走弱。年初至今出口仍有一定韌性,預計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在一二季度仍有望維持在6.3-6.4附近。
債市方面,當前國內債券收益率有下行趨勢,但下行空間有限,同時市場仍對“寬信用”存在預期,這可能導致收益率難以下行,最終體現為橫盤震蕩。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