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發布關于印發《深圳市扶持金融科技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提出,搶抓金融科技發展機遇,加快金融科技產業升級,助力深圳打造全球金融科技中心。鼓勵深圳市金融科技類企業創新發展,做大做強。支持優質金融科技類企業上市融資。
不難看出,深圳此次出臺的扶持金融科技發展政策,力度是非常大的,如對于國家金融監管部門及其直屬機構在深圳發起設立的清算中心、數據中心、科研中心、測評中心和服務中心等重要機構,實收資本在2億元(含)以上的,給予2000萬元的一次性落戶獎勵,充分顯示出財大氣粗的引智引技形象。不僅如此,對金融科技類企業上市融資,深圳也是大力支持。如果被認定是總部企業的,還有諸如落戶獎、貢獻獎、租房與購房補助等政策相待。
可以肯定,深圳這些措施出臺后,必將會吸引一大批金融科技類企業聚集深圳,吸引一大批金融科技領域的創業者和投資者聚集深圳,吸引一大批金融物美價廉南斯拉夫人才聚集深圳。深圳,很有可能成為下一個金融科技行業的風口城市、創業城市、創新城市(300778),成為全球關注的金融科技中心城市。
在監管要求提升、監管力度加大、行為規范標準提高的大背景下,無論是大型金融科技企業還是中小金融科技企業,都在嚴格按照金融監管要求,自我整改,自我糾正,自我規范,且自我糾正與整改中,確實暴露出了很多問題,有的問題還十分嚴重。甚至有人認為,有些大型金融科技企業可能會暴雷。那些沒有金融科技企業,或者金融科技企業規模比較少的地方,還在暗暗慶幸,以至于一些地方聽到“金融科技”幾個字,就將其與P2P、與金融風險,甚至金融詐騙等行為聯系起來,不敢再提發展金融科技的話。那么,為什么深圳卻反其道而行之,對扶持金融科技發展出臺相關政策措施呢?深圳此舉,又釋放出什么信號呢?
從宏觀方面來看,近兩年來,監管部門從金融科技領域的發展實際情況出發,對金融科技類企業實行了大力治理和整頓規范,糾正了此前的許多不正確認識,特別是金融科技類企業不執行金融監管要求,不按金融監管要求規范企業行為的問題,進行大力度的整治。包括阿里巴巴、騰訊等在內的金融科技企業,都嚴格按照要求,進行了全方位整改,大力度糾錯。對大型金融科技企業存在的違規問題,監管部門還給予了嚴厲處罰。也就是說,金融科技領域存在的問題,經過幾年整改,已經逐步得到解決,金融科技企業的行為,也得到了規范和完善,金融科技行業發展已經步入規范化、健康化軌道。今后,所有金融科技企業都必須按照規范化要求發展,要自覺接受金融監管。在此基礎上,創新業務、創新方式、創新模式。否則,就要受到監管約束。
深圳選擇在這個時候出臺促進金融科技發展的政策措施,毫無疑問又搶先了一步,又占得了先機,很有可能會占領中國金融科技行業的風口,從而讓金融科技成為推動深圳高質量發展的又一強大動力。
從微觀角度來看,深圳此舉,是為了搶占金融科技機遇,打造全球金融科技中心。要知道,雖然中國的金融科技行業發展比較迅速,金融科技類企業數量很多,但是,比起國際最知名的金融科技企業,中國的金融科技企業還不是最強的,也沒有一個城市真正稱得上是金融科技的中心城市。尤其在全球的影響力,還沒有真正形成。因此,深圳把打造全球金融科技中心作為發展金融科技的目標,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更是十分緊迫的。在互聯網已經相當發達,金融科技方興未艾的大背景下,如果深圳能夠抓住機遇,在已經具有騰訊等一批金融科技企業的基礎上,引進更多金融科技類企業、尤其是國家級、世界級企業,那么,深圳的金融科技就會真正成為全球關注的中心。
很顯然,在這個問題上,深圳是最具備條件的,也是最具政策資源配置能力的,更是投資者、創業者可以信任和托付的。可以預料,在未來的三到五年內,深圳必將吸引一大批金融科技企業落戶、吸引一大批具有金融科技創新能力的創業者落戶。深圳的人才吸引政策,已經不需要用住房等傳統方式,而是用創業創新等激勵模式。
也正是因為有這樣兩大方面的原因,深圳提出了發展金融科技的新的目標。這對其他城市、特別是有一些金融科技企業、金融科技創新企業的城市來說,也是一次挑戰。如果不能提供更好的服務,很有可能會讓煮熟的鴨子飛了。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譚浩俊。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