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條“溫馨提醒”開始在圈群中傳播,聲稱“專業(yè)人士提醒大家:做完核酸檢測后要馬上涮牙,然后喝一大口白醋漱漱口,再喝一杯稍熱點的白開水(最好是燙嘴的水,病毒怕熱)。因為檢測人員的?口上,可能會有上一個人檢測時噴出的口腔細菌,吸附在檢測人員袖口表面。”該提醒還表示,“這是家中直系親屬在醫(yī)院電話告知的,這次疫情大暴發(fā)多半是這樣感染”。
檢測試劑盒生產(chǎn)企業(yè)、默禾醫(yī)療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負責人唐榮認為 ,網(wǎng)傳說法并不準確。進行核酸檢測時,當被采樣者張開嘴后,如果打噴嚏或者咳嗽,確實會出現(xiàn)氣溶膠。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氣溶膠立刻就黏在檢測人員身上。因為氣溶膠的傳染力要看濃度和通風情況。目前,核酸檢測都是在通風良好的情況下進行的,氣溶膠很快就會被流動的空氣稀釋,所以因氣溶膠導致交叉感染的風險非常低。
洛陽市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專家李鐵川介紹,參加核酸采樣的醫(yī)護人員,在完成一次采樣后都會立即噴灑酒精,嚴格做好手消毒,所以不會出現(xiàn)傳染的可能。其次,醫(yī)護人員使用的咽拭子是一種長棉簽,操作者在采樣時能有效避免觸碰到被采人員面部,所以同樣不會出現(xiàn)傳染的情況。
“喝醋并不會殺死新冠病毒,反而會刺激人的胃腸道,另一種喝熱水殺新冠病毒的說法,也是移花接木的謠言。”李鐵川說,新型冠狀病毒在56℃溫度時30分鐘即會失去活性,在75℃水中只能存活15分鐘,而在100℃環(huán)境中1分鐘即會死亡,“人體食管黏膜的正常耐受溫度是40到50℃,喝溫度過高的熱水只會增加食管癌風險。”
需要提醒的是,在進行核酸檢測的咽拭子采樣時,被采樣人做出“啊”的口型即可,不用發(fā)出“啊”的聲音,這樣也有助于減少氣溶膠產(chǎn)生。
但總而言之,公眾不用太擔心核酸采樣時的交叉感染風險。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lián)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wǎng)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jīng)授權,請勿轉(zhuǎn)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