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AED不用掃碼了!就像這樣,按壓一下開關就能取出儀器。”8月25日,在杭州上城區健杭社區衛生服務站門口,檢察官們仔細查看著一只裝有AED的設備箱,“救人只有‘黃金4分鐘’,一秒都浪費不起。”
AED,專業名稱叫自動體外除顫器,也被稱為心臟驟停患者的“搶救神器”。據國家心血管病中心此前的統計數據顯示,心源性猝死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最佳搶救時間是發生心臟驟停之后的3到5分鐘內,稱為“黃金4分鐘”,而這4分鐘里,最佳搶救方式就是進行心肺復蘇和AED除顫。
2021年1月,杭州市政府出臺了《杭州市公共場所自動體外除顫器管理辦法》,針對AED設備的配置、管理、使用做出了較為詳細的規范性要求。杭州也因此成為了全國首個以地方立法形式規范公共場所AED配置、使用的城市。
今年5月,上城區人民檢察院的檢察官們在日常履職中發現,雖然轄區里大部分公共場所基本覆蓋了AED設備,“但未在顯眼處做位置標識,找起來十分麻煩。”檢察官嘗試現場取用AED設備,卻發現取用方式有些復雜,“個別設備箱上印著二維碼,要取用就要先掃描二維碼并注冊App。”
“也許掃碼只要一秒鐘,然而心源性猝死大多是突發的,救命的‘黃金4分鐘’不應該浪費在這些上。”針對上述問題,上城區檢察院召開了一場聽證會,AED投放企業代表、AED配置企業代表、相關主管部門、紅十字會代表等直接相關人員,以及政協委員、行政法學專家、醫藥領域專家、法律專業人士以及“益心為公”平臺志愿者等人都是這場聽證會的座上客。會后,檢察機關向相關主管部門發出了檢察建議,督促及時對現存的各項問題進行整改。
最近,檢察官們對這起行政公益訴訟案開展了一次“回頭看”,“我們實地走訪后看到,車站等公共場所已依法配置AED設備,位置標識也更明顯了,值得一提的是,取用AED設備不用再‘掃碼開箱’,按壓開箱或手拉就可以直接打開,救人的‘最后一公里’打通了,寶貴的一秒搶回來了。”(通訊員 尚檢 記者 王艷穎)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