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的反復,給各行各業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特別是旅游、餐飲、文化娛樂等服務性行業受到的影響較大,需要好好籌劃如何盡快走出困境。
前不久,無錫一家老牌飯店的一紙停業通知書引發眾多市民關注。盡管酒店方面“官宣”說并非倒閉,而是裝修期間暫停經營,過后還將繼續運營,但是通知中所說“近年來受疫情影響,公司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一直處于嚴重虧損狀態”,這些的確是不爭的實情。這家餐飲名店陪伴無錫人20多年,無數的新婚宴席在此喜事喜辦,飯店門前車水馬龍的景象讓人記憶猶新。這家老牌餐飲名店的境遇,也成了疫情下餐飲業受損、告急的一個例證。
在困難和危機面前,痛心流淚只能一時,長遠打算才是根本。對企業來說,唯有點起燃燒的斗志,自覺主動地進化、增效,甚至要成為一個“新物種”,才能“適者生存”,最終成為強者,繼續為社會創造價值、為企業創造利潤、為員工創造福利。但是,知易行難,餐飲企業如何在疫情下逆襲進取,不負燃燒的雄心壯志呢?需要做好三個方面的文章。
首先,以“活下去”為第一考量,重點把員工隊伍穩定好、凝聚好,最大限度地保住“基本盤”。要摒棄過去的“貴氣”和“嬌氣”,多一些平民視角,把目光放到外賣配送、社區食堂、養老助餐服務上去,并針對性調整管理流程、優化崗位設置、培訓培養人才等。甚至可以摒棄“門戶之見”,與業界的品牌餐飲抱團合作、聯營發展,千方百計挖潛開源、降本增收。
其次,以“新餐飲”為目標取向,努力向餐飲上下游價值鏈進行“掘金”。比如,放大自有品牌優勢,圍繞新興的預制菜概念做文章,聯合高品質的食材供應基地,建成預制菜加工、體驗、配送中心,待條件成熟可在全城發展品牌授權加盟連鎖店、在社區設置智能配供柜,還可吸引外部資本,或聯合周邊城市同類餐飲品牌,共建優質農產品產業化專供基地、預制菜加工產業園。
第三,以“新零售”為市場藍海,聚力打造無錫集團化外賣“第一品牌”。比如,借鑒互聯網平臺思維,以勞務合作、擇優招商方式,篩選、招引符合條件的廚師進駐平臺,提供專精特新的烹飪品類,并引入“直播+導購+社群”等新商業組合營銷模式,通過砍價、拼團、網紅推廣等手段,實現平臺外賣的大賣特賣。
不斷地求新求變才能應對各種變化,社會在發展、消費者的需求在變化,企業只有及時感知外界環境的變化,并適時作出應對調整,才能抵抗住包括疫情在內的各種因素的影響,推動企業穩健發展。
(作者單位:無錫市工商聯)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