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調查發現,不少新能源汽車廠商都打出了“超長續航”的廣告,但消費者購車后發現續航里程往往會縮水,有的只有標稱里程的一半,關于純電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打折問題的投訴早已屢見不鮮。(3月17日《北京青年報》)
片面強調甚至只宣傳“理想續航里程”是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營銷通病,而“里程焦慮”則是新能源汽車消費者的一塊心病。很多新能源車企或經銷商給出的數百公里乃至上千公里的續航里程都極具吸引力,都令人心動,然而,這些數據大都是基于最理想溫度、最佳駕駛習慣等最理想駕駛參數得出的“實驗室數據”,在實際駕駛模式中,駕駛場景千差萬別,難以達到最理想狀態,續航里程往往會明顯縮水,甚至會“腰斬”。實際續航里程與理想續航里程之間的較大差異不僅影響了消費者的駕駛體驗,破壞了消費者的消費預期,引發了大量投訴,也阻礙了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選擇,成了新能源汽車行業快速發展的遲滯因素。
其實,新能源汽車的“理想續航里程”本身并沒有問題,目前國內汽車廠商公布的續航里程普遍使用NEDC(新歐洲循環測試)或CLTC(中國輕型汽車行駛工況)等綜合工況標準來測試。測試理想駕駛參數是汽車行業的慣例,傳統燃油汽車的綜合工況油耗數據也是理想數據,只是理想數據與實際油耗數據的差距要遠小于新能源汽車的差距,在人們可預期、可接受的范圍之內。
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的問題主要出在營銷環節,也即很多車企或經銷商在廣告宣傳或銷售過程中,只提供給消費者理想的續航里程數據,或者突出強調了理想續航里程數據,而未明確、充分地告知、提示消費者實際續航里程數據的縮水情況,未讓消費者完全了解實際續航里程數據與理想數據之間的差距。這樣的“片面真實”構成了對消費者的誤導,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
鑒于新能源汽車理想續航里程數據與實際數據之間存在明顯差異,以及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打折問題存有普遍的焦慮不滿情緒,有必要針對新能源汽車的續航里程推出理想數據和實際數據雙重標準,要求車企在測試、宣傳理想續航里程數據的基礎上,測試地域、季節、氣候、溫度、路況、車速等差異因素以及使用空調、音響等駕駛選擇帶給續航里程的減量影響,給出“全面真實”的數據,在營銷各個環節廣而告之,讓消費者心中有數,充分滿足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理想續航里程數據和實際續航里程數據的知情權。這樣,不僅能幫助消費者增強購車的精準性、合理性,也有助于在新能源汽車消費領域“共促消費公平”,減少消費糾紛,促進新能源汽車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