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務中會做許多重復性工作,該如何應對?”“因為服務時間延長,組員出現個人情緒不滿,作為組長你會如何處理?”近日,浙江工商大學開展了杭州亞運會、亞殘運會志愿者面試選拔,其中一個接一個的“高能”問題接連拋出,從不同角度考驗面試選手的心理調節能力、奉獻精神……
這不是一場簡單的志愿者選拔面試,而是在全員服務杭州亞運會的過程中,精心設計的一堂亞運思政課。
課堂實錄
面試場是最好的課堂 一問一答中,思政元素滿滿
在約15分鐘的日語面試專場里,評委們采用中文、英語、日語進行隨機提問,每個問題需在30秒內回答完畢,這對同學們來說難度不小。
身穿白襯衫、黑大衣,雙手微微交叉在腹前,面帶微笑目視前方,在一群面試的志愿者中,日語筆譯專業的研二學生傅雪帆很突出。面對“志愿服務中的重復性工作該如何應對”的提問,她略作思考就用日語流暢、清楚地表達了觀點,她以自己曾做過游泳教練的兼職為例,“即使每天有七八個小時在教學員單一的動作,我也會盡心盡力把工作做到最好。”她誠懇的回答,再次給評委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每一個提問的設計,暗藏著多方面的考驗。作為評委,法學院輔導員何江浩介紹,雖然同學們的回答各不相同,但在評委心中有一桿秤——“問題考驗的是哪方面的能力”“哪種學生更適合成為一名亞運賽會的志愿者”等。他舉例,比如“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一次志愿經歷是什么”等問題,除了想掌握學生過往的志愿服務經歷,更希望以此了解他們對志愿者精神和志愿服務理念的理解和認識。
值得一提的是,評委中有許多老師都曾有大賽志愿服務經驗。一有機會,他們就向學生分享自己的志愿服務經歷和經驗。早在讀大學期間,何江浩就積極參與志愿服務,曾參加過G20杭州峰會、世界互聯網大會等多項賽會志愿服務,此次亞運會也將會出任本校志愿者的帶隊老師。“微笑是志愿者拉近和運動員、觀眾距離的關鍵,應當把最飽滿的熱情呈現給國際觀眾,向世界傳遞中國熱情和中國溫度。”他邊說邊示范著自己溫暖的微笑。
另外一位評委張韻茹,曾擔任過廣州亞運會的志愿者,這次能在家門口參與亞運服務工作,特別激動。她告訴學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高是自己的一大收獲,期望學生們能在服務亞運的過程中體會到多民族文化交融的魅力。
思政點睛
作為一次亞運賽會志愿者面試活動,選拔只是一種手段,動員學生積極參與,讓他們更真實地走近亞運,全面培養自身的志愿素養,勇敢地擔當起這份光榮的責任和使命,才是這堂亞運思政課的核心內容。
過程中,面試官們通過問題去激發學生的自主思考,提升他們的思想意識和價值理念。“作為組長如何處理組員的個人情緒不滿”問題,展現的是學生的個人奉獻精神以及心理調節能力;“如何服務小語種國家游客希望幫忙介紹西湖的需求”問題,同學們對答如流,展現了對杭州人文的廣泛了解以及堅定的文化自信。
思政心語
思政教育其實不僅在課堂上,而應是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師生志愿者們共同服務亞運、奉獻亞運,這是一堂鮮活的思政大課。從選拔面試到培訓上崗,思政實踐教育貫穿始終。在后續的培訓和上崗服務中,學校將在課程中傳播志愿服務理念,鼓勵志愿者記錄獨特的亞運青春故事。借助此次“亞運思政課”,學校希望能將思政教育與亞運志愿服務深度融合,讓學生把勇于奉獻、敢于擔當、友愛互助等精神品質內化于心,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外化于行。
——浙江工商大學 鄭曉春
(記者 王澤英通訊員 李豪)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