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記者從銀川市水務局獲悉,為奮力推進新時代水利事業高質量發展,市水務局通過廣泛調研、深入分析,統籌當前與長遠、需求與供給,以《寧夏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規劃》為指導,結合銀川市實際編制完成了《銀川市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提出,緊扣努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繼續建設“經濟繁榮、民族團結、環境優美、人民富裕”的美麗新寧夏發展目標,聚焦自治區和銀川市重點產業發展,以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體系逐步建立、防洪重點薄弱環節基本消除、現代化水網體系進一步完善、水生態環境得到系統治理、重點領域改革創新攻堅力度持續加大、水管理體制更加優化為目標,到2025年,銀川市建成的水安全保障體系能夠充分滿足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需求,人民群眾對水生態環境的獲得感、幸福感顯著提升。
在水資源利用率方面,《規劃》要求,“十四五”期間,全市水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全國領先,萬元GDP能耗水平位居西部地區前列。同時,借助銀川都市圈城鄉西線供水工程的穩步推進,到2025年底,全市城鄉供水一體化率達到100%,城鄉供水工程保證率達到95%以上,規模化供水工程覆蓋人口達到99%以上,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9%以上。
在河湖水生態環境質量方面,《規劃》提出,黃河干流斷面水質確保Ⅱ類進Ⅱ類出,全市主要河流、湖泊、水庫及排水溝道水質全面達標。針對水旱災害防御能力,堅持系統治理,協調好防洪和資源配置、生態修復關系,逐步完善銀川市防洪排澇工程體系,銀川市達到100年一遇防洪標準。
在數字治水方面,《規劃》提出,建成基礎支撐體系、應用體系、服務體系、安全體系和保障體系的智慧水利體系框架,初步實現水調控高效化、水供給精細化、水管理一體化、水生態自然化、水保障安全化、水治理法治化的信息水利發展新格局。
“我們將圍繞黃河大保護大治理重大國家戰略,全面落實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示范市的重大使命,依據自治區‘一帶三區’總體布局及銀川市‘三廊三區’功能布局,準確把握銀川市生態定位、戰略地位、發展方位,以‘1+1+5’的總體工作思路為指引,全面推進‘十四五’各項任務,構建‘一山兩河、四縱八橫’的安全生態水網格局。”銀川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第一個“1”,即以落實水資源“四定”為第一要務,全面深化水權改革,第二個“1”,即以“互聯網+”全面搭建水利智能化一張網,加快構建數字治水新格局。“5”,即以防范水災害、修復水生態、治理水環境、保障水資源、彰顯水文化“五水同治”為抓手,全力推進“五區”建設。
為推進落實《規劃》的各項任務,我市將以黨建為引領,統籌謀劃水利改革發展,建立黨政統籌的領導體制,統攬全局、協調各方,各部門按照職能分工,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協調聯動、齊抓共管。同時,以項目為支撐,統籌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水災害治理,抓緊謀劃好全市水安全戰略頂層設計,強化規劃約束和管控,并以投資為帶動,加快推進水利工程補短板,進一步抓好“放管服”改革工作,確保放到位、管得住、服務好。(記者 吳春霖)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