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財華網
在臨近春節前的這半個月內,已經由不少上市公司相繼發布2021年的業績預告,尤其在新能源板塊,恩捷股份、華友鈷業、天賜材料、容百科技、德業股份、多氟多、北方稀土等業績預增,有的甚至呈倍數級預增,璞泰來(603659.SH)在2021年也是收獲滿滿,多節點開花。
回顧2021璞泰來在二級市場的表現,2021年12月31日收盤,璞泰來報收于160.61元,較2020年末的79.98元,上漲100.8%;4月26日,璞泰來盤中最低價報54.51元,股價觸及全年最低點,11月29日股價最高見200.37元,最高點相較于年初最大漲幅達到150.52%。
但受制于春節前鋰電板塊整體回撤的影響,璞泰來近期的股價相對于2021年的最高值依然稍有遜色,2022年1月21日,璞泰來報收于146.27元,市值1016億元。
2021年的業績預增是否可以讓其盡快在資本市場重振雄風呢?值得期待。
01業績預告喜人
負極材料及石墨化事業部、膜材料及涂覆事業部并駕齊驅,璞泰來發布了2021年的業績預增情況。
璞泰來預計2021年全年歸母凈利潤17-18億元,同比增長154.63%到169.61%,其中2021第四季度歸母凈利潤4.68-5.69億元,同比增長86%-126%,環比增長3%-25%;2021全年扣非歸母凈利潤16-17億元,同比增長156.54%到172.57%,其中2021第四季度扣非歸母凈利潤4.43-5.43億元,環比增長1%-23%。
公司業績預增的兩大原因,一是負極材料及石墨化事業部、膜材料及涂覆事業部并駕齊驅;二是初步構建了一體化的產業鏈,延展了新產品新業務,業務協同效應增強,精細化管理降本增效,共同減輕了成本上升的壓力,整體盈利能力有所提高。
券商預計,璞泰來2021年全年累計出貨9.5-10萬噸,同比增長近60%,2021第四季度出貨2.5萬噸以上;,隨著新增產能釋放,預計2022年出貨有望達16-18萬噸,同比增長60%以上。
石墨化代工價格2021第四季度進一步上漲至2.2-2.4萬元/噸左右,帶動負極成本上漲0.2萬元/噸左右,2021年公司石墨化自供比例達65-70%左右,隨著公司內蒙二期5萬噸石墨化產能逐步釋放,自供比例進一步提升,預計2021第四季度公司負極(含石墨化)單噸利潤1.2萬元/噸左右,環比持平微增,2021第四季度負極業務貢獻利潤3億元左右。
隨著2021年年底江西6萬噸前工序產能釋放,預計璞泰來2021負極產能達到15萬噸;公司在四川邛崍規劃建設年產20萬噸負極材料一體化項目,其中一期10萬噸預計將于2022年下半年投產,預計璞泰來2022年年底產能將達到25萬噸。
目前公司石墨化產能6.5萬噸,內蒙二期5萬噸石墨化建成投產后,公司石墨化產能將超12萬噸,自供比例進一步提升。隨著新增產能釋放,預計公司2022年出貨量有望達到16-18萬噸,同比增長60%以上。
隔膜方面,2021年全年出貨達20億平左右,同比高增200%,券商預計其2021第四季度出貨達7億平左右,環比增長20%左右,主要增量來自寧德時代。
隔膜的盈利能力方面,券商預計單平盈利維持0.2元/平以上 ,貢獻利潤1.4億元左右。
關于2021年的正式報告何時出爐,璞泰來已預約于2022年3月29日披露2021年年度報告。
02 一體化加速
負極方面,璞泰來目前已經從原材料針狀焦的供應、造粒、石墨化加工及碳化包覆到形成負極產成品,形成了一體化生產布局。
璞泰來掌控著世界最大規模負極材料石墨化窯爐,石墨化自供率進一步提升至80%,成本優勢凸顯。
短期看,受冬奧會影響,石墨化產能核心聚集地烏蘭察布等地的產能有無法完全釋放的風險。在2022年石墨化供需緊張的背景下,隨著公司內蒙古二期石墨化等產能的釋放,石墨化自供率上升。
璞泰來近期表示,在內蒙興豐的石墨化一期5萬噸已經于2019年建成投產,二期5萬噸預計2021年年底前建成投產。
涂覆膜方面,璞泰來基膜進展順利,溧陽月泉基膜產線穩定運行,產品合格率及綜合直通率持續提升,并已具備5μm超薄膜生產能力,另一方面,公司自主研發的國產PVDF涂覆材料及PAA粘結劑實現突破,完成大客戶產品導入,進一步降低成本。
璞泰來之前的定增募投項目中包括總投資7.82億元建設2.49億平隔膜項目,以及2.79億用于高速線項目研發。其中高速線項目主要為基膜+隔膜一體化高速生產工藝,利用自身設備與材料一體化布局的優勢,開發一體化產線降低產品成本,打開基膜市場突破口。
璞泰來2021年12月下半旬公告,擬通過控股子公司東陽光氟樹脂新建2萬噸/年PVDF與4.5萬噸/年R142b項目,項目總投資金額約14億元。本次產能擴建后,將與東陽光氟樹脂現有的0.5萬噸PVDF產能形成完整配套,最終將形成2.5萬噸/年PVDF產能和配套的4.5萬噸/年R142b原料產能。
PVDF為鋰離子電池產業鏈重要的涂覆材料和粘結劑,R142b是PVDF的主要原材料。璞泰來表示,本次擴產有利于公司進一步完善在基膜、涂覆材料、粘結劑、涂覆設備和涂覆加工的產業閉環,為一體化戰略打下堅實基礎。
既然是立足于一體化,那么在上游的鋰電設備自然也是要兼顧、不可或缺的,璞泰來主打的鋰電設備是涂布機產品,截止2021年上半年,公司涂布機業務(不含內部訂單)在手訂單超過30億元,同時計劃在肇慶投資14億元建設鋰電自動化設備項目;
在隔膜領域,璞泰來已經是國內最大的獨立涂覆隔膜加工商,2021年3月,璞泰來公告在四川建設20億平方米基膜和涂覆一體化項目;7月購買寧德阿李廠房以加快推進公司涂覆隔膜的產能建設、并在廣東肇慶規劃40億平涂覆膜生產基地。在此基礎上,璞泰來有望在2022年和2025年分別形成超過40億平方米及60億平方米的隔膜涂覆產能。
2021年上半年涂覆隔膜及加工出貨量占同期國內濕法隔膜出貨量的31.88%。
03 “無負極”技術怎么看待
據悉,寧德時代已布局“無負極”金屬電池技術,并申請專利。該專利包括相關技術的材料設計與關鍵工藝,或將應用于下一代鈉離子電池。
無負極金屬電池是指生產制造過程中不添加負極活性材料,僅采用負極集流體作為名義上的負極。但這負極集流體不具備負極的功能,只有在首次充電完成后,正極材料中的金屬遷移到負極集流體的表面,負極集流體上形成的金屬層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負極。
關于寧德時代布局“無負極”金屬電池技術這一舉動,是否會對璞泰來的主營業務造成嚴重性的沖擊?
璞泰來似乎并不以為然,1月19日璞泰來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
第一,無負極材料的電池概念并非近日才出現,其在安全性、膨脹性及充放電性能上的問題均有待解決。此外,鋰離子電池尚未實現無負極,鈉作為活性比鋰強的金屬,在無負極材料電池的應用上更加困難。無負極材料電池在未來5年內商業化量產的預期較低,學界部分觀點認為10年內實現應用是很大的挑戰。
第二,公司生產經營活動有序進行,在手訂單充足,產品產量飽滿,中長期業績能夠得到充分保障。
第三,未來5年內負極材料的改進方向仍將集中在以石墨為基礎,摻雜、混配硅進行改良。公司重視新技術和新產品的研發,在人造石墨、硅基材料、硬碳等領域均有技術儲備,部分硅氧新產品已達到中試小批量生產水平,公司將繼續對技術發展前沿與電芯企業一起持續研發投入和創新。
通俗點來說,盡管寧德時代聲稱布局“無負極”金屬電池技術,但該技術目前依然處于概念階段,離商業化還有相當的距離,這也是璞泰來鎮定自若的原因所在。
?作者|慧澤李
?編輯|lele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