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球是太陽等恒星大氣的一層,包圍在光球層之外。平時,由于地球大氣中的分子以及塵埃粒子散射了強烈的太陽輻射而形成“藍天”,色球和日冕完全淹沒在藍天之中,日全食時短暫可見。色球只有在日全食的食既到生光(見日食)的短暫時刻內,觀測者才能用肉眼看到太陽圓面周圍的這一層非常美麗的玫瑰紅色的輝光。它是早期的日全食觀測者發現的,于1869年由洛基爾和弗蘭克蘭首先命名。紅色是由于色球光譜中波長為6562.8埃的氫線 Hα在亮度上占絕對優勢的緣故。人們習慣地認為天體外層的溫度總是低于內部。但是,在太陽大氣層內卻出現溫度的反常分布。在厚度約2,000公里的色球層內,溫度從光球頂部的4,600K增加到色球頂部的幾萬度,而其他的一些物理參數(如密度、電離度等)和一些物理過程也發生巨大的變化。因此,色球物理狀況的研究,引起了太陽物理學者很大注意。
色球層的物理現象是什么?
色球是一個充滿磁場的等離子體層,在局部等離子體動能密度和磁能密度可相比擬時,能經常觀測到等離子體和磁場之間的復雜的相互作用。由于磁場的不穩定性,常常會產生劇烈的耀斑爆發,以及與耀斑共生的爆發日珥、沖浪、噴焰等許多動力學現象。耀斑爆發時,還發射大量的遠紫外輻射和X射線輻射以及高能粒子流。這些輻射對日地空間和地球高層大氣影響很大。此外,色球、日冕等離子體和可變磁場以及由不穩定性引起的沖擊波之間的相互作用,會產生大量不同頻率的射電輻射,為色球、日冕物理性質和爆發現象的研究提供重要信息。因此,色球的研究無論對太陽物理還是對空間物理和地球物理,都有重要的意義。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