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茂運河城瀚河苑小區公區負責人周小玉為居民準備暖心姜茶。 受訪者供圖
他們深度融入社區,提供助老服務,開辟紅色管家新服務模式——
在蘇州古城里,面對人口老齡化的現狀,物業公司化身“養老服務隊”,保安隊長專門考了“養老護理員”證書,幫助老年業主更好地享受生活;新城的物業公司則利用起了智能管理App,24小時服務業主;而在動遷安置小區,面對新“上樓”的農民,物業公司與社區黨組織深度融合,開發了以黨建力量介入的“紅色物業”,幫助老村民們快速轉變角色,一起享受城市化帶來的便利。
隨著城市化的不斷發展,物業服務與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緊密,尤其是本輪疫情以來,物業“管家”越來越深度地參與到社區服務中去,他們用志愿服務精神,協助基層社區進行區域核酸采樣的各項工作,幫助和鼓勵業主一起樹立戰疫勇氣,成為志愿者大軍中的光榮一員。
保安隊長變身“保姆隊長”
搭建核酸檢測點位、上門做核酸檢測、攙扶老人走綠色通道、為困難老人送菜……本輪疫情期間,在姑蘇區虎阜花園的各個角落,常常有金虎物業保安隊長楊文權的身影。身為保安隊長的他全力保障小區的安全,同時,楊文權還有“養老護理員”資格證,為社區老人服務也是他的專長?!八粌H是我們的保安隊長,也是我們信賴的‘保姆隊長’?!睒I主胡慧麗說。
之所以稱楊文權為“保姆隊長”,胡慧麗激動地說,去年夏天,她的老伴不慎腿骨骨折,又出現哮喘問題,“楊文權師傅白天在崗亭做保安隊長;晚上下班了再到我家來幫忙,他搭著折疊床住了好幾天?!焙埯惛嬖V記者,子女在外地,老伴摔斷腿后,幸虧楊文權幫忙,才順利度過了康復期,“起夜上廁所,半夜給他找藥,陪著去醫院復診……”
虎阜花園位于清塘路333號,小區分為東、西兩區,自建成后就由蘇州金虎物業服務有限公司管理。姑蘇區虎丘街道虎阜社區黨委書記喬怡介紹,虎阜花園是一個典型的“老齡”小區,小區里有很多老人,金虎物業就專門對老人提供“菜單式”養老服務,重點關注空巢、獨居、孤寡、失獨等特定老年人群,對臥床不起的老年人,只要一個電話,物業志愿者就會定期上門,提供免費志愿服務。
喬怡介紹,2020年,蘇州市民政局聯合市住建局探索“社區+物業+養老”新模式,鼓勵物業公司參與養老服務。金虎物業發揮自身在服務半徑、服務隊伍、響應時間等方面的優勢,率先成了原居安老響應中心,將24小時物業服務運用到養老服務中。而為了更好地服務老人,金虎物業的工作人員索性還專門去學習報考了“養老護理員”資格證,保安隊長楊文權就是其中之一。楊文權告訴記者,他利用業余時間專門去報考了“養老護理員”資格證,并獲取了“中級”的資質,“后來我還介紹了好幾位同事一起學,現在有11名同事都具備了‘養老護理員’資質。”
“我們的員工很多都是多面手,能維修、能理發、能助老……”金虎物業經理劉延國表示,關鍵是大家都有一顆志愿服務的心,本輪疫情期間,物業志愿者們則變成了“一對一”的服務管家,“有老人需要買藥,我們就去幫忙跑腿;有人需要上門檢測核酸,我們就負責對接醫護人員。”劉延國說,很多服務不在公司的經營范圍內,但是物業的員工都很愿意盡自己所能幫助居民。
智能平臺服務“全時量產”
“你安心宅家,做好防護,現場有我呢!”日前,在姑蘇區世茂運河城小區,居民常常能看到一位個頭嬌小的“大藍”,帶領著物業工作人員奔忙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她就是剛剛調任世茂運河城瀚河苑小區公區負責人的周小玉。
世茂運河城小區是2009年開始分批交付的一個大型小區,共有55幢樓,8745戶,總人口逾23000人?!笆烂\河城小區的特點是范圍大、人口數量多。”姑蘇區吳門橋街道新城社區黨委書記成麗君說,這個小區的服務難度和工作量非常大,“世茂天成物業服務集團有限公司蘇州分公司的工作人員在區域核酸檢測期間,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查驗健康碼、行程卡,查驗核酸檢測報告,設立小區便民外賣快遞取送點,24小時嚴守第一道防線……”
而這樣大體量的工作則依賴成熟運轉的數字化平臺——用戶端茂家App、內部管理端茂管家App,實現全量業務線上化。世茂運河城項目負責人李忠雷告訴記者,這個系統能夠實現業主24小時報修,快速產生提醒工單,“工程人員15分鐘內必須接單處理,并在半小時內以電話方式向業主了解具體情況,維修完成后還要在茂管家App上提交處理結果。”李忠雷告訴記者,在疫情期間,茂家App的使用率有所提升。在這個系統的幫助下,志愿服務者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沒有我們的志愿者服務,這些工作很難兼顧”。
在此前的多輪區域核酸檢測工作中,周小玉總是天未亮就趕到現場,對接社區工作人員,奮戰在工作一線,助力應檢盡檢。從排隊隊伍的最前方到最后方,短短300米的距離,她不知道來來回回走了多少次。“為了各位鄰居的安全,請大家戴好口罩、注意保持一米距離!”“今天天氣寒冷,物業給大家準備了暖寶寶、姜糖水,大家有需要的招呼一聲!”“奶奶,您年齡大了,我扶您去綠色通道提前做檢測?!贝送?,小區支部黨員志愿者先鋒隊也值守一線,嚴控門崗、扶弱助老,并協助社區工作人員引導設立“上班族”“網課學生”核酸檢測時段。周小玉告訴記者,業主的訴求需要及時的反饋,“我們的系統是24小時在線,但是我們物業工作人員只有8小時工作,剩下的則是全靠不計報酬的志愿服務?!?/p>
周小玉及其團隊在疫情防控的一線工作,受到了小區居民的點贊。業主周先生主動寫下博客文章為他們點贊,“物業服務很規范,還不斷改進工作方法,保證核酸檢測有序進行,作為‘大管家’讓人感到親切又溫馨?!?/p>
“紅色管家”讓農民適應城市生活
位于姑蘇區平江新城的錦華星光苑小區是姑蘇區最新的動遷安置房小區,這個小區于2019年12月交房,居民大多是當地原金光村、金星村的村民。面對全新的城市化生活,不少農民一開始并不適應,甚至對物業工作人員的管理還有抵觸情緒。為了化解這樣的矛盾,這個小區的保澤物業主動與社區進行溝通,開辟了“紅色管家”的服務方式,“我們的黨員志愿者每次都是走在志愿服務的一線,業主有什么困難,總是他們在前,做得多了,大家理解的也就多了。”蘇州保澤物業星光苑項目部的主管曹軒表示,“大家都是城市化進程的參與者,也應該一起共享城市化生活帶來的便利?!?/p>
昨日,春光明媚,在錦華星光苑小區的晾曬區,居民曹桂芬正晾曬著被褥,她一邊晾曬一邊與鄰居攀談聊天。這塊晾曬區是去年保澤物業為業主新添設的,“城市生活和原本的農村生活有區別,我們小區的陽臺不許外裝伸縮桿晾曬,就給居民們增加了這個晾曬區?!辈苘幈硎荆^目前業委會還在籌備中,小區業主還沒有統一意見的時候,物業志愿者就會挨家挨戶征集意見,“我們也有一支志愿隊伍,每天晚上下班后,吃過晚飯還會再回到小區,走訪業主,這個晾曬區的提議就是這樣征集來的。”
曹軒告訴記者,這里的業主前幾年還是居住在農村,剛剛上樓后很多農俗習慣依然保留著,“樓道放著不舍得扔的鋤頭、垃圾分類不會、陽臺不能晾曬就自行放在綠化帶曬被子……”而面對物業保安的勸阻,大家都是不理解,容易起沖突。為了更好地開展工作,物業只能向社區求助,希望尋求一個解決之道,“最終我們開展起了‘紅色管家’服務,利用黨員志愿者的力量,幫助剛剛上樓的農民度過適應期?!?/p>
在這支隊伍中,物業公司的黨員與社區黨組織結對,以“紅色管家”的形式與居民溝通,“大家就放棄休息,等到晚上業主們都吃過晚飯,出門散步聊天的時候,與居民們一起溝通?!弊≡谛枪庠返膹埦杖歉浇謇锏年犻L,他告訴記者,農民們在農閑時候都有閑聊的習慣,也是大家溝通和社交的時機,“我本身也是黨員,就與物業的同志一起,勸導大家放棄老習慣,主動適應城市生活?!?/p>
晚上7點,垃圾分類房邊,張菊泉又和物業志愿者一起勸導著大家進行垃圾分類,“物業的志愿者每天都辛苦在崗位,甚至放棄了下班時間來幫助大家一起改善生活環境,那我們居民更應該與他們一起,享受城市化帶來的美好。”(本報記者 李淵劉達李浛芃)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