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道安全門裝了、監控全覆蓋了、垃圾定時定點有人收了、屋頂漏水修好了、樓體保溫層加厚了、停車秩序變好了……雖然我們小區已經建了二十多年了,可住在這兒真是哪哪都舒坦!”日前,辛安街道風華正茂小區的老住戶王基湖開心地向記者說道。
近年來,西海岸新區在老舊小區改造中,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之事,不斷完善小區的基礎設施,讓老舊小區煥新顏。目前,我區2021年組織實施的19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已全部完工。
補齊功能短板,治好老病美了容顏
風華正茂小區位于辛安街道團結路1771號,是西海岸新區老舊小區改造的典型之一。12月7日,記者來到該小區,對于“老舊小區如何改善群眾生活環境,打造‘暖心工程’”一探究竟。
走進小區,目之所及是一條干凈整潔的主干道,兩側樓體外立面被粉刷一新;一排排規范的停車位上車輛停放有序;分類明確的垃圾回收站內垃圾桶規整擺放;樓前綠化帶里綠意蔥蘢……整個小區完全看不出“老”和“舊”。
王基湖表示,之前這里是另外一番景象。“小區最早的3棟樓建于1996年。由于年久失修,小區路面破損嚴重,外立面經常掉墻皮,車輛亂停亂放,大家生活極不方便。”
更讓居民難受的還有小區的下水道與雜亂裸露的電線。“以前,我們小區的雨污管道未分流,經常堵塞。一到雨季,污水滿地,臭氣熏天,大家苦不堪言。另外,過去樓外的電線儼然一張‘天網’,下雨天經過時總是擔心漏電。現在把它們靠墻捆扎并穿管,大家終于安心了。”王基湖說。
“2000年以后,小區又陸續建起11棟樓,現有住戶509戶。改造前的樓道窗戶是老式的水泥框,沒有玻璃,不擋風不隔潮,居民家發霉發潮是常事。”當辛安街道城管中心工作人員楊正業拿出前幾年的照片后,記者驚訝道:“這跟現在比,完全是兩個小區啊!”
通過圖片對比記者發現,如今的小區,屋面防水、外墻保溫、樓梯間粉刷、弱電整治等整改全部完成,不僅“老病”得到有效緩解,小區“容貌”也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物業入駐小區,服務貼心深得民心
“剛來那天,我直接傻眼了!”小區物業于2016年10月正式入駐,提起當時小區的樣貌,開發區建環物業有限公司風華正茂管理處項目經理曲美花用“無法想象的破敗”來形容。
“入駐第二天,我們就開始了‘開荒保潔’,用一個多月的時間讓小區環境有了整體改善,然后再一點點統計居民需求,協商解決。那時候居民配合度不高,物業費能收上來50%就算是好的了。”曲美花告訴記者,現在的物業費收取率已超過95%。
“今年7月2日,老舊小區改造隊伍正式入場,工作人員從下水管網更換鋪設到墻面清理美化,再到智慧小區建設,進行了一系列從里到外的改造,目前改造已進入尾聲。”看著破舊的老小區“華麗變身”,曲美花與居民一樣難掩喜悅。
在小區采訪時,記者還看到施劃停車位的施工隊在劃線、垃圾分類指導員在進行二次分揀垃圾,以及老人在居民樓前悠閑地曬太陽的場景,這些都讓記者深刻感受到老舊小區改造這項舉措深得民心。
“我們在這次改造中一共新加裝了11個路燈、維修更換了17個燈桿,新增一個自行車棚,新規劃了100多個停車位,新修一條消防通道,還有兩個充電樁即將安裝。”說到這兒,曲美花特意提到:“前幾天,有個居民跟我說,深夜下班回來發現空車位有很多,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七項工作機制,小區改造居民做主
老舊小區改造不僅是一項民生工程,更是一項民心工程。不同的小區有不同的情況,如何協調“眾口”、達成共識,并激發群眾參與的積極性?西海岸新區的做法讓人眼前一亮。
據區住建局二級調研員封安剛介紹,新區研究建立了“七項工作機制”,做到所有改造小區“一小區一方案”,在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的同時,最大程度地提高老舊小區改造的成效。
據悉,“七項工作機制”分別是堅持公平競爭,優化項目生成機制;堅持多元籌資,創新居民出資機制;堅持建管并重,完善長效管理機制;堅持共同締造,建立社會資本參與機制;堅持多措并舉,完善加裝電梯機制;堅持借用“外腦”,建立專家咨詢服務機制;堅持注重過程,建立信用考核機制。
“今年3月,西海岸新區創新提出‘自下而上申請,聯合審查入圍’的項目生成機制,在項目篩選階段通過讓居民充當改造主人翁,調動大家的參與熱情,將居民直接出資數量、黨建情況及自治體系建設等作為評分重要內容,與改造順序掛鉤。”封安剛介紹,按照“誰受益誰出資,多出資上標準”原則,將小區居民直接出資額作為老舊小區改造入圍的重要得分項,并與小區改造標準掛鉤,既落實了居民直接出資責任,又調動了居民參與改造的積極性,同時解決了小區改造可能引起的差異性矛盾。
值得一提的是,新區率先落實居民出資責任,建立居民直接出資機制。目前,我區2021年組織實施的19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已全部完工。據統計,這19個改造項目居民直接出資額達189萬元,居民平均直接出資額每平方米2.5元。在2022年項目篩選工作中,居民直接出資參與改造熱情高漲,入圍的28個小區中居民直接出資已達221.9萬元。
接下來,西海岸新區將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在引入社會資本參與改造、探索改造模式等方面實現新突破,確保全面完成“十四五”規劃舊改工作目標,積極創建老舊小區改造西海岸新區模式。(記者 張靜)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